当你懂得“生活没有意义”却能给你无限能量的时候,你就明白生活的意义原来在此。这是《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悟出来的道理。
菲利普更换了多个行业,明明可以一开始就子承父业当个医生却一路折腾。明明可以去牛津大学,却非要去德国海德堡;明明可以当牧师,注册会计师,却偏偏要去巴黎学画画;明明可以当个二流的画家,却硬要改行学医。
折腾了这么多,是否值得呢?
我曾经总是这样问自己。我换了几个行业。这两年,我想要稳定了,偶尔会后悔起当初为了离开编制所付出的努力。但这不就是生活吗?
再回到那个时候,无论是菲利普还是我,都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后来,菲利普炒股,损失了最后一笔财产,他没有钱攻读完医学课程了。作为中产阶级,没有经历贫穷的他最后无家可归,露宿街头,饿的一口饭都没有。第二次,他想死了。第一次是为了爱情。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一个女护士告诉他,人不会为了爱情去自杀,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饿才自杀的。
再后来,菲利普得到了他总去过周末那家人的庇护。那户人家虽然自己不富裕,养育9个孩子,但是他们收留了他,给了他住处,帮助他找了工作。
菲利普在商场里当指路员。每天的工作繁琐无趣,美美下班他的腿脚疼得令他难以忍受。他看不到希望,他痛恨当时的生活。他的伯父从来不关心他,在他落魄的时候拒绝了扶持,他希望他的伯父早点离世,好让他继承那笔遗产来完成医学院的攻读。
就在商场的日子让他无法忍受的时候,他过去在巴黎学习2年的绘画帮了他的忙,凭着在巴黎的见识和绘画功底,他负责起了服装设计工作。从一个指路员到服装设计师的飞跃,从低工资到主管主动给加工资的欣喜,不难看出,他过去的努力,没有白费。
即使他不能继承伯父的遗产,靠着绘画的本领,他的生活至少会越来越好。
他酷爱读书,尤其是文学书,这让他有了共情能力。他在医院见习时,病人喜欢他;他给最难相处的医生当助理时能够不卑不亢地与医生相处,医生最后破格留他,让他当自己的合伙人。这是多少人要花多少年才能获得的成就,而菲利普刚毕业没多久就做到了。
在爱情里面,菲利普对待米尔德里德的行为足足将我气死好几回,怎么能有如此迂腐,没有底线的人。可最后,即使他当时只是喜欢而没有爱上莎莉,但他放弃了去见识这个世界,回归到了“从出生、工作、结婚、养育、死亡”编织出来的幸福轨道。他爱孩子,等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一定会以孩子为重,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因为爱情的悲伤,他或许更能够守护好得之不易的幸福。
人生之路,每一步都算数。
有少部分人是幸运的,从一而终,深耕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做出成绩;
很大一部分人少年游荡,尤其是我自己,但能像爱菲利普的诺拉一样, “能从过去吸取经验的人我见得不多,可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在某个时刻,你看过的书,学过的本领总会在某个瞬间助你度过困难。
读《人性的枷锁》,看菲利普从事过的行业,发现大师跟普通人一样,寻寻觅觅,最终发现生活没有意义,这给了他巨大的能量,既然都没有意义,何必为失败彷徨;为逝去的爱情神伤;即使不能踏遍万水千山,但夜深回家那亮着灯的等待,才是最初最朴实的幸福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