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至,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年在外的拼搏的你辛苦了,别忘了喝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养胃又暖心,来年可万事“粥”全。

今天是腊八节
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农历戊戌年 腊月初八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
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也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燕京岁时记》
一碗腊八粥,兼收并蓄
可为粥中之王
熬时满室温暖芬芳
喝时舒舒服服、饱饱满满

腊八粥的甜糯
是每个人心中的年味
是无法忘记的家的味道……

· 腊八由来 ·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 腊八历史 ·
自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祀记·郊特牲》
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把腊八节定为佛祖成道日。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
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从此,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 传说典故 ·
· 赤豆打鬼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人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
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 怀念岳飞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
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 腊八习俗 ·
从古至今,腊八节留下许多习俗
· 祭祀
古代祭祀的对象有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
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

· 腊八粥
据说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 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
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
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 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八粥不仅能好喝,而且对皮肤也很好哦。
红枣——养颜补血
核桃——防止细胞老化
花生——延缓衰老
桂圆——补气、修复
薏米——美白、祛斑
杏仁——丰胸、美白
枸杞——提高皮肤吸收氧分能力、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