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知道读书为何记不住。因为没有用。
于是,读书的时候,我有意识的和现实相联系。
可是今日,忽然发现,我的联系或是为了更好的背诵记忆或是为了印证或是为了利,独独没有为了成长本身。
因为,如果为了成长本身,读书应该是为了有效,无论哪种收获,为生为己为解决疑惑,总归都是有效的。
怎么有效?
毋庸置疑,用才有效,但是用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别人的成功方法对于自己来说只是实验的开始,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改动。如此,才是真的用。
想起我的学习小组,听别人讲的非常好,可是真的去用的时候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小组代表没有准备胡说一气;个别小组直接弃权;小组里差异太大,讨论时以个别组员的想法为主……
零零总总,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浪费时间,没有我自己讲效率高,于是无疾而终,一切如前。
这就是没有用,读书没有效。
怎么才有效?依然以小组合作为例:
第一,时间安排,明确任务,留有时间,充分准备。
第二,做好评价量表,每节课结束后我打分,下一节课课前给全班学生看,有异议地课下找。评价量表中一定要有一个综合评分,每组没人都能展示的依据结果额外奖励;还有一个额外个人分奖励,针对别人的看法或者文本本身能够提出大家公认的有价值的问题的孩子给予额外奖励。
第三,任务分层,不再讲究异质分组,而是就近原则,但是依据位置排列方式设置任务,每一小组至少选择3个。(但是这个书上说害怕打击最后一组的积极性,因为属于定性,实则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写着写着,觉得很没意思,我本想拥有的是一个高效学习共同体,怎么又到了必须外在驱动的地方?
哎,要看的书真的太多了,我必须选择,选择之前确定目标,然后逐一攻克,越具体越深刻,向着具体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