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位朋友分享被前任劈腿的故事。
他说自己对前女友真心一片,给她买了很多东西,结果她却在他出差的时候,耐不住寂寞而出轨了。并且后来打开她手机,发现全是一些如何哄骗男生的视频和段子。
这时,才醒悟过来:实际上对方是因为钱和性才和他在一起的。
于是,朋友感叹道:真是一付出感情就输了。
「一认真你就输了」,多么熟悉的一句话。
尤其是在感情中,双方都认真倒还好,要是只有一方是认真的,那确实挺受伤的。似乎只要认真投入,就会有被当成备胎、被出轨、被抛弃、被欺骗的风险。一场真心到头来似乎只是让自己变得像个傻瓜。
于是,一些人会选择关闭心房,不敢放开投入,甚至恐惧进入恋爱;或者只敢有浅层的短期关系,不敢轻易融入彼此生活,发展长期关系。
总之,因为「一认真就容易输」,所以还是随随便便不要太当回事比较好。
听上去还蛮有道理,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认真去爱但却没有得到回报的时候,真的输了吗?
下面就来简单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1. 如果最后在一起,你就赢了吗?
首先,世俗里的大部分爱情并不是真正的爱,因为这往往建立在对对方的各种要求上:过节要送礼物、必须及时回复短信、生气时要哄自己开心……当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时,争吵、妒忌、矛盾便会产生。
实际上,爱情的背后隐藏着的一个空虚的、没有安全感的自我,这个自我把爱情视作自我满足的来源,所以也容易让人形成依赖。这样的爱,是有条件的,是彼此利益的交换。
因此我们会发现甜蜜的爱情往往伴随着痛苦——在一起,会痛苦,分开,也会痛苦。
这样的爱情归根到底是沉溺上瘾,是迷恋,是一场自恋。哪怕最后两情相悦,彼此成功地在一起了,这种相互依赖的「共生性关系」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就算你没有「输」,但是你们离开对方就不行,彼此用承诺牢牢捆绑对方,为对方牺牲掉本来用来发展自我培养爱好的时间,你也渐渐地把对方视作安全感的来源而产生依赖心理……这样的情况下,你是真的「赢」了吗?
恐怕那样只会让你永远看不清现实。
2. 被劈腿被分手被欺骗,就是输了吗?
其实,关系的目的是让人成长,只要它让你有所收获,那就不是「输」。
《遇见未知的自己》里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有些亲密关系是业力关系,对方扮演黑天使的角色,用痛苦的方式让你学习课题。有些伴侣是疗愈关系,对方可以让你在一个比较理性、温和,具有安全感的环境下,疗愈你内在的一些创伤。这两种都可以说是灵魂伴侣啊!”
外在的事物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永远可以决定自己的反应。无论外在发生了什么,我们依然可以有意识地从中得到最好的东西。
以本人作为例子。个人曾经历过一次被分手的痛苦,这种痛苦可谓痛彻心扉,感觉似乎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但一个人越是痛苦,其实离真相和开悟也就越接近。在这种强烈的悲痛中,当尝试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放在此时此刻的一呼一吸时,似乎隐约感受到,这些悲痛本质上都是虚幻的,都只是自编自演的心理戏剧,在它的背后,存在着一整片的光明和空间。
于是,慢慢发现,只要我把注意力放在当下,那么那些悲痛、那些伤害其实就会马上变成浮云。并且,悲痛背后代表着的深度和平静,也可以赋予我们新的能量。
后来,当情绪慢慢平复后,我开始反思这段经历,总结教训。从中,我发现自己在爱情中,那些惯性思维模式很容易被激发出来。潜藏在内心的恐惧、害怕,让自己很容易失去自我,去讨好别人。但要是没有爱情的实践,这些模式可能难以被察觉。同时,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想要的伴侣和关系,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总之,通过痛苦的时光,通过悲痛后的重新站起,我们可以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这个自己会比以前更加成熟、更加自爱、更加坚定。而要是一直顺利地和对方走下去,可能永远也意识不到痛苦的本质、意识不到自己空虚的内在。
所以,即便被分手、被劈腿、被欺骗,即便自己认真过,但这并没有输。起码自己感受过真心付出的快乐,窥见过爱的美妙,也通过痛苦领悟到了很多,收获了丰富的人生体验。
3. 要是觉得自己输了,那给予对方的也不是真正的爱
实际上,如果还是觉得自己认真的时候会输,那么彼此给予对方的并不是真正的爱,而只是一场以“爱情”为名义的交易。
何为交易呢?在爱情中,是指双方以自己的某些东西(如金钱、外貌、关心、陪伴、性爱)作为商品与对方交换,以获得一段一起度过的时光。“你给我这个,我就给你那个;如果你不给我这个,我就不给你那个”。说白了,就是一场互惠互利的阴谋。
所以,说自己输了,不就是在以交易思维来看待爱情的么?看到自己付出却没有得到对方的回报,因此觉得自己“亏了”。
当然,这背后可能也有社会的影响。在资本主义和消费社会的影响下,我们把一切都商品化,把他者看作供自己“消费”,即获取自我认同感和满足感来源的对象,希望关系中彼此是等价交换。
韩炳哲在《爱欲之死》中说到
当今社会的“爱情”无非代表需求、满足和享用,跟他者的存在与否并无关联。
但实际上,真正的爱是无法用利益得失来衡量的。“爱欲体现的是与他者的非对称关系,而非资本主义的物物交换关系,因此不可能出现收支平衡的状况。”
当然,需要组建家庭、过着世俗生活的我们,一定的物质和情感需求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想真正化解爱情背后附带着的痛苦、化解对失去的恐惧,体味到更加终极合一的爱,就必须超越这种表面的需求,学会无条件地去爱。
英文中把陷入爱情称作fall in love,这里的fall是很形象地表达,代表的是坠入——不是走进爱河,也不是在爱河之上飞翔,而是坠入。坠入,体现的是对自我的消融和放弃,对他者的承认。
这表面上是消极的,但慢慢地,当你陷落的同时,对方也会在其中把你“托”起,一种深刻的爱的体验在你其中发生,这是一种全新的能量。
爱,不在身外,只在心中,这是一种内在的状态。它也无关乎过去或者将来,它只存在于当下的。
爱的最高境界是“我爱你,与你无关”。从资本主义的角度看这是最亏的交易,但从生命的更深维度看,这却是对内在灵魂强有力的滋养。
最 后
综上,其实只要你真心爱过,你就并没有“输”。
在顺境中去爱,当然很容易,但那很可能只是自恋,这时的快乐也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反应;
只有在逆境中依然爱,那才是真正的考验,才是直触灵魂的感受,也会让自己有更多的成长、更深的感悟。
就如一个人只有在害怕的时候才能体现出勇敢,只有在嘈杂中才能体现出宁静,只有在失去时才能体现出内心的丰盛。
谁说一定要圆满的结局才是“赢”?
其实,之所以感到伤害,是因为对对方有所期待,所以当我们放下内心的期待与执着,也就没有任何人能伤害到自己。
三次失败的爱情,比你幽居孤岛或闭关苦修三年,更有可能迫使你走向觉醒。
——《当下的力量》
所以,请勇敢地去爱吧。
我是G小姐,公众号「G小姐的自由世界」,分享爱、情感和心灵,带你穿过纷繁的表象,从深处了解性与爱。如果对您有启发,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