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备考进行中,有不少考生问到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新东方网考研频道考研为各位童鞋详细来讲讲!
简称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培养学校为211以上重点大学,生源为西部省市区。毕业生一律按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到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硕士服务期限为5年,博士8年。
(1)生源地:生源为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重庆、四川、陕西、内蒙、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4省民族自治地方,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湖北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身份是通过你原有的户口所在地决定的,例如,你是湖北恩施州土家族的学生,但是目前在北京上学,户口已转到北京,你仍然有资格报考此项计划,此计划的招生单位都是很好的学校,具体报考哪一所可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其他条件可参照招生简章,类似的消息网上有很多。有很多同学咨询我,汉族同学能不能报考,我只能用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明了。北京邮电大学“少干”硕士培训基地一共是七百多人,其中的汉族学生人数不少于20人,这和政策中“汉族不能超过百分之十”的要求是吻合的。但是某些院校对“少干计划”中的汉族还是比较谨慎的,具体情况考生们可事先打听一下,可直接和学校联系,只要你取得了少干验证码,也就是省里确认了你的有报考此计划的资格,学校一般不会为难你。
另外,关于在校应届生与在职考生的问题,很多同学都很担心,认为“少干计划”是为在职考生服务的,录取对象主要是在职考生,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我所在的培训基地中的在职考生人数非常有限,估计只占到学生总人数的30%,大部分都是应届考生。
(3)报考程序
首先是确认报考学校。选一所你喜欢的学校,当然要结合实际,每个学校都有独特的情况,选择的时候要尽量多地收集资料,多向师兄师姐咨询,最好是认真研究一下报考院校的“少干计划”招生简章,可以确定的是,此计划的招生单位都是一流的学校。
其次就是最重要的报名环节。报考此计划需要一个验证码,所以取得这个验证码就是关键,一般情况下是,带上身份证、学生证及其复印件、少干报名登记表(到各省教育厅网站下载)、当前户口所在地的(仅针对在校生,主要是证明你能顺利毕业)到本省的教育厅办理就行了,若是托人办理还需要一份授权委托书,一般是用身份证、学生证、户籍证明、学校证明等证明你的身份后,相关部门会在你的少干报名登记表上盖章,然后你再拿这个盖过章的表去领取验证码。
再次就是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册后正确填写个人信息以及报考信息,在考生类别里选择少干计划,然后填入验证码就行了。报名完成后,学校一般会有固定的时间现场确认以及缴费。
(4)最后就是考试。考试和统考试题一样。
确认录取之后就要签订就业协议,一式三份,填写好后到省教育厅签字盖章,再拿到学校签字盖章,学校会将盖好章的协议书一份寄给你所在的省教育厅,一份寄给考生本人。
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是985和211工程院校:
北京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
山东大学
江苏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
上海:
同济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福建
厦门大学
广东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湖南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
吉林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甘肃
兰州大学

是985高校,但考研不是自主划线的高校有: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

旅游管理专业院校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1 中山大学 5
2 厦门大学 5
3 西安交通大学 5
4 浙江工商大学 5
5 上海交通大学 5
6 四川大学 5
7 重庆大学 5
8 大连理工大学 5
9 东北财经大学 5
10 暨南大学 4
11 复旦大学 4
12 北京交通大学 4
13 湖南大学 4
14 北京理工大学 4
1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
16 西南财经大学 4
17 浙江大学 4
18 上海财经大学 4
19 浙江工业大学 4
20 西南交通大学 4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8所高校承担定向西藏新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任务
中山大学
2018年我校拟招收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28名、硕士研究生64名。
二、招生政策
1.骨干计划招生工作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原则。招生录取的具体办法由我校另行公布。
2.被录取的考生,直接进入我校学习,不再单独安排到基地强化基础培训,学制和最长学习年限与其他普通类招生计划保持一致。
3.骨干计划的招生专业和学位类型将重点向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倾斜。且招生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招生总数的50%。招收汉族在职考生比例不超过10%;录取的博士考生中,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所占比例不低于80%。
4.被录取的骨干计划考生均须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培养协议书。协议先由考生与我校签订,再与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所在单位签订。被录取的在职考生入学报到时不迁转户口。
5.骨干计划学生毕业后,必须履行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不得违约。骨干计划应届硕士毕业生如报考博士研究生,须经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在职学生还须征得所在工作单位同意)),且只能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同时须签订博士研究生定向培养协议书。
三、报考资格确认与报考条件
1.报考骨干计划的资格确认由各生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负责,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等教育处等相关处室负责。
2.报考骨干计划的考生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我校招生章程规定的报考条件,具体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中山大学2018年考试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中山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3.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
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7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上述地区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
四、招生专业
1.《中山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所有专业均可招收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
2.《中山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所有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的专业均可招收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
五、其他事宜
1.硕士研究生考生须于2017年11月5日前,将《报考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一份寄至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510275,电话:020-84111686);博士研究生考生须在我校博士网上报名结束后7天内(具体网上报名时间将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公告),将《报考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一份寄至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被录取的骨干计划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我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等按国家及我校相关规定缴纳,我校将按国家规定的奖励资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奖励资助。
3.其他相关事宜请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中山大学2018年考试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中山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相关文件请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网(公网:http://yz.chsi.com.cn/,教育网:http://yz.chsi.cn/)和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graduate.sysu.edu.cn/gra02/index.htm)查询。
120200工商管理 03旅游管理
初试:政治 英语一 数学三 旅游学概论(884)
复试:管理学原理 4005002
070500 人文地理学
初试:政治 英语一 区域分析与规划(668)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864)
上海复旦大学
1.招生计划:我校2018年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
60人,其中“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定向西藏自治区,招生计划为40人。
2.招生专业:列入《复旦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学
术学位、专业学位(全日制)的各专业,其中“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仅在(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代码:125200)“地方公共管理”方向(方向代码:10)招生。
3.报考条件:
(1)所有考生均须取得定向的少数民族地区(省、自治区)教育厅民教处审核批准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登记表”;
(2)报考我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考生,人事档案关系现在西藏、并在西藏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经组织部门审核推荐,方可报考;
(3)考生应同时符合我校招生院系对相关专业提出的报考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