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收到淘宝商家,信用卡,各家会员的生日提醒,才发现,自己恍然间,成了自己小时候期待的那个28岁的大人。每次眼瞅着自己快过生日的时候,就会有种莫名的伤感,可能是辜负了自己小时候的期待吧。
北漂了五年,搬了两次家。每一次搬家,打包完自己的东西,我都习惯性的回头看看这光秃秃的房间,像是在和自己过去的日子告别。怔了几秒后,用力关门,假装毫无牵挂大踏步的走出去,满怀期待那新的日子。
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所以需要用这烂笔头记录下,曾经热气腾腾的日子,为28岁做个小记录吧。
关于自我
来北京这么久,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人。的确,在各个方面可以分分钟碾压我的人真的太多太多。承认自己普通,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确实能力有限,承认自己和有些人的差距,可能是几辈子的距离。这是个很残酷的事实。但是,如果能每天优于过去的自己就可以了。何况大多数时候,连这样简单的要求,都是达不到的呢。
接受普通,接受平凡,看过了别人的精彩,也不能忘了,让自己的日子,更热气腾腾~
关于学习与自律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学习是一阶段的行为。曾以为考上大学就好了,曾以为大学毕业后就可以了。其实真正的学习,是在过程中,培养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毕业时候的分数、排名,并不能将能影响以后生活质量,事业高度的核心指标体现出来。
有一句话说,学到来,才能活到老。学习一定是终身的,自律也是。不管是学习和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还是利用好业务时间,做个斜杠青年。不管学什么,不要让自己原地踏步就对了。有所坚持,才能有收获,有成长。看到手机上一百多个软件,时不时的会更新迭代的时候,我也在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迭代自己。保持对身边的生活的好奇感,保持学习,持续性学习,终身学习。
我希望等我八十多岁的时候,我是一名会多国语言,风趣幽默,擅长几门乐器,会跳舞的,幽默风趣的老太太。这样想来,我要学习的还很多,我可不能放弃学习呢。
关于存钱和买房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带着4500元兼职赚的钱,一个行李箱,一个双肩背就滚来了北京。毕业五年了,存款几乎为0 。总觉得自己没有乱花钱,其实细想想,有些钱,却轻易的挥霍掉了。美名其曰“体验”了。实习的时候,月3500 ,还能剩下1000元,可现在几乎还是会月光。
这次搬家,颇有感慨,好好梳理了下自己的东西。从此立下军令状,以后一定强制储蓄,好好存钱,希望将来能有个自己的小房子。
关于焦虑
来北京五年,换了四份工作,三个行业。其实在北京的这几年,我一直在焦虑。因为我知道工作,是我唯一可以依赖的东西。虽然工作上,没有多少成绩,可是我可以把她排在家人,家庭,朋友等关系之上,是我最最看重的。我急于在工作上,找到支撑自己在北京这座城市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有几次是处于特别焦虑的时候,明显感觉自己脾气也涨了,心浮气躁。感觉像是随时可以爆炸的定时炸弹。看身边的人,一个不顺心,就想要炸毛,随时准备好,可以和别人打一架的状态。
那时候,我就一直陷在了焦虑的死循环里。对现状不满-焦虑-不行动解决-更焦虑-更对现状不满。我任由这种状态宣泄出来,慢慢观察自己的内心。从而知道,其实这个处境,解决起来很简单。让自己变得更好,每天都有学习,有进步,有对生活的可控感。慢慢坚持一段时间,局面就会缓解,会越来越好的。未来可期,可谁都无法预料。如果能通过对自己每天的计划实施,就会慢慢找到对生活的可控感。焦虑和迷茫,正是生活的转机。
关于人际关系
生活,最大的残忍,莫过于在岁月的打磨下,让自己成为了自己曾经讨厌的人。北京的包容性很强,可以见识到各类人。我以前以为生活中的人,要么喜欢,要么讨厌,事实非黑即白,哪有什么模棱两可的人际关系。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愤世嫉俗的人,会对看不上的现象或者人,嗤之以鼻。然而,慢慢地我发现,我往往看到的不完全是真相。所以,我才慢慢学会不轻易去评论别人,不给给别人贴标签,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就事论事。真诚的尊重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选择,学会包容。我不赞同你,但是有时候却还欣赏你。
关于兴趣爱好与孤独
如果能有业余的时间,能有一个长期坚持的兴趣爱好,算是给自己了一个独处的好时光吧。在28岁前,送自己了一份礼物,让自己重新成为一名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在外面时间久了,会时常觉得孤独。会时不时的想家,会想拨通一个好友的电话,聊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诺大的北京,有好朋友渐渐离开了北京。或许以后要几年才能在见面了吧。想起来,我会莫名的伤感。
最近工作比较稳定,就开始懈怠了。我一直羡慕那些自由职业者,希望能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将来可以不用上班吧。
以尼采的话,送给即将28岁的你,别忘了自己想要什么,想要的,就去争取。如果不曾为了自己心中所想,折腾一番,那就不要怨天尤人了~~
“一个人只有充满了矛盾才会多产,只有灵魂不疲惫,不贪图安逸,才能永葆青春,谁放弃了战斗,谁就放弃了伟大的生活”—尼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