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作为一个认真的抄袭狗,Facebook咋没被告死?首发

作为一个认真的抄袭狗,Facebook咋没被告死?首发

作者: 550ET | 来源:发表于2017-05-04 10:50 被阅读63次

    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

    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

    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

    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

    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

    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

    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

    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

    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

    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

    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

    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

    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

    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

    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

    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

    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

    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

    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

    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

    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

    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

    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

    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

    正在加载

    百略网

    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

    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

    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

    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

    更多文章

    推荐文章RECOMMEND

    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

    百略网阅读:4206

    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

    百略网阅读:5749

    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

    笨手蛇阅读:3万

    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

    接招阅读:3万

    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Facebook 2017 F8大会终于召开了。这家404公司围绕着AR、VR、AI推出了各种全新社交开发者平台。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产品上却令人尴尬不已:全新的最具有创意的AR社交平台——Camera Effects,完全是在抄袭竞争对手SnapChat。而Facebook这也不是第一次抄袭了,自从2012年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明确拒绝扎可伯格的收购后,Facebook就开启了漫长的抄袭之路。从2012年的Poke到2014年的Slingshot,直接抄袭Snapchat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功能。在两个失败的新产品之后,Facebook调整战略,直接在收购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gram上抄袭后者的AR特效短视频功能。由于这一产品技术是在Snapchat推出后才抄袭跟进,导致抄袭后的Instagramstory到2017年1月份才正式推出!前不久,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为了让产品部门安心抄袭,在内部设立“青少年团队”,专门打了一个口号: “放下面子别不好意思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不过抄袭效果不错,前不久Facebook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抄袭的Instagram story月活已经突破2亿。刚刚推出的Camera Effects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全面截胡Snapchat,AR Studio、FrameStudio这两个AR平台工具是后者一直努力打造却还未推出的产品。以上还不包括近两年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抄袭微信的举动。这么大张旗鼓的抄袭,跟我天朝大局域网内的腾讯有的一拼。而碰巧的是:两家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巨头。为毛两家社交巨头这么喜欢抄袭?说国内法治市场环境不健全有抄袭的空子可以钻,为什么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国家也能搞抄袭这种破事?弄得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微软发起软件付费,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在1979年微软比尔盖茨呼吁保护软件著作权之前,软件系统驱动这类代码一直被认为是随硬件产品附赠的服务,根本不必要花钱。随后在微软的推动下,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当时的背景是,个人电脑、微机已经出现,软驱软盘等承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产品模式刚刚被发明。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不会像专用计算机一样难以升级更换。到了1985年,这种软硬件分离的产品模式已经普及,特别是软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时出现了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不同版本操作系统间接口不统一,导致软件、操作系统、硬件间无法通用,使得软硬件分离使用的目的无法达成。用户还是只能使用电脑生产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大大阻碍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在1985年,系统软件工程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为自己之前提出的GNU开源软件计划搭建组织协作平台。于是开源软件正式诞生,被世人认可。开源软件的理念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开源平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软件代码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自取自用优化升级。但是无论是谁使用了开源平台上的软件,如果改动代码、优化升级的话,必须将更新后的代码在平台上开源。从而保证平台内所有用户,能够一起整理选择最好的开源软件版本进行发扬光大,同时确保了代码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这一理念非常符合软件科学的发展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的软硬件工程师支持。1991年底,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基于Unix开发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并将它贡献给GNU开源计划。自此开源社区才正式对整个互联网展示出自己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GNU创始人理查德原定的社区开源操作系统名称为GNU(意思为:不是Unix操作系统的不是Unix操作系统),但因为GNU一直难产,林纳斯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动手开发了一套并冠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理查德虽然不愿意,认为这影响社区的宣传扩大,但也不好直接反对。所以软件代码到底应该是开源免费品?还是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难分辨的地方。对于外行来说实在太复杂。由于Linux系统缺乏完善的应用支持,长期以来只在开发者社群、服务器领域流行,整个开源社区也更像是软件开发者的自留地,在大众市场上建树不大。并没有打动微软、苹果公司的根基。直到2005年Google基于Linux开发Android系统,2006年,Sun开源Java SDK。这为整个开源社区走进大众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无论是Google还是Sun,在开源问题上其实也很有心机。Google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其实是用开源的方式将开发者吸引到自家平台上。在运作上,虽然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但Google完全是照搬了Linux不做任何研发改进,然后在内核外包装一个应用框架层,正好避开了GNU的开源协议。最后将所有研发成果放在自家的开源平台上,使得开发者们必须入驻自家平台。因为这些问题,Google多次被GitHub这样的开源站点鄙视,也受到开发者的质疑。而在核心功能API上,Google用云服务的方式直接打包推出了Google服务框架,方便开发者调用,而不是真正的开放源代码。这也是近两年业界惊呼,Google闭源的核心原因。由于Google在网站建站、浏览器内核、文件管理、网络秘钥、数据库框架、字体服务、VP9多媒体服务等上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所有到现在为止,像国内网易、360、搜狗、新浪等等整个“天朝局域网”都在以翻墙的方式,对接Google的服务接口,转而服务天朝大众。所以“天朝局域网”根本离不开Google的技术支撑。Sun在卖身甲骨文后,其研发的诸多高效算法就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开源。如果开发者想使用这些性能更好的算法、代码,就需要付费了。听起来跟国内的增值服务、应用内服务是一个性质。去年年底(2016),Google跟甲骨文因为Java知识产权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在连苹果、微软这些大佬都开始进行开源的大潮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就更加难以界定。要知道整个互联网都在沿用老牌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代码、算法、设计、标准、框架,你对UI的小幅改动微创新,怎么可能会成为颠覆竞争对手的重量级知识产权呢?地位尴尬的社交产品,腾讯、Facebook:我不抄不行啊!说来也比较尴尬,社交应用在过去是最不受商业市场待见的产品类型——占用计算资源高、收入来源极不确定。特别是腾讯创立的那个年代,即时通讯这种产品都是收费的,社区贴吧类产品的盈利空间都比他来的实在!同时社交产品又是一种关系链产品,如果别家也获取了同样的关系链,分分钟就能把你的血抽干。同时,社交通讯又是一种刚性需求,用户每天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个稳定大量的流量源,每天这么大的流量放着不用就是白糟蹋,所以社交产品就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流行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流量转化率,提高收入。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不得不进军各种各样的产品领域,在整个市场上的产品矩阵是最全面的!从成立以来,腾讯就不断进军新的业务,扩展自己的产品使用场景。从进入门户市场到拿下游戏半壁江山,从窥觑搜索引擎到死怼电商领域,电脑管家、视频网站、文学阅读、O2O、电子支付等等任何领域都不会缺席,甚至连游戏的各种类型、爆款游戏的对标产品,都要一一分解卡死门路。腾讯的抄袭名声就这样坐实了。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些年也是什么都做。邮箱、搜索、团购、钱包、新闻、自媒体、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也是一项都没落下,策划多年的硬件野心已经进入电信设备商、服务器厂商的核心腹地,收购的Oculus在VR领域也表现卓著。不过国外资本市场重视技术平台产品,所以Facebook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赤裸裸的照搬竞争对手。在进军不同市场的同时,都是以全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取胜。例如:自研的H5技术为应用内游戏提供了支撑,基于web缓存技术推出小程序性质的InstantArticles(新闻快手)等等这些都带来了技术与产品体验上的突破。当然,苗头不对的时候,就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例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是因为对方完全拒绝收购要约,自己又没有更好的产品创意,这太危险了!就直接抄了。但自从2015年Snapchat的AR视频特效推出之后,小扎终于弄明白了产品路数,紧张的心才完全放下。回归到技术产品领域截胡。当然,腾讯、Facebook这样的老牌巨头,在相关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包括通讯技术、产品整合各方面,一个社交产品后来者实力相差悬殊。像当年邮件里的“@”,Twitter里的“#”,Windows的快捷键,流行通用的瀑布流设计,为了保证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统一,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标准,不宜过度追究知识产权。现在微软、Google、苹果都开始流行起抄袭一些创新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放弃收购办公应用slack转而抄袭。而对于抄袭这一问题,当然有Facebook之于Snapchat这样像素级copy,也有腾讯的微创新模式。就像当年腾讯QQ游戏大厅抄袭联众棋牌游戏时,联众创始人鲍春来曾反思: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联众的死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游戏,而是联众自身的问题。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包括鲍春来在内的老一批程序员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资本之手扫地出门。国外资本市场、互联网公司始终对技术平台有着痴迷版的热爱,毕竟产品运营太不稳定总有一天会过时,只有技术平台服务才是市场的刚需,才能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对比下来,腾讯则在技术上显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至今未推出多少令业界兴奋的突破性技术平台。即便是最新的小程序在开发者看来,也只是对现有前沿技术的打包。坚决不做任何冒险者、引领者实验,永远都是跟进战术。而刚刚发布的小程序码,看起来也跟Facebook的圆形码极为相似。Facebook的二维码这与国内市场长期封闭的环境,国内的技术产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可以直接使用国际大佬现成的技术方案,有关。特别是国内IT行业不像国外一样有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盈利模式丰富。这使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很难聚集开发者,做成技术平台。从2010年360与腾讯互怼之后,资本市场开始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变革,将公司内部的产品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出来,简化团队管理,形成开放的平台系统。同时用投资的模式来孵化更多市场。这么来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但跟国际大佬比,还差至少5年的距离。当然以局域网的现状来看,10年都不一定。结语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将大量的产品技术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标准化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扩展服务领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的IT技术产品都已经成为开源的基础平台,所有的大佬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平台,来达到把握未来的目的。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利用前人所赠予的财富,通过微创新搭建出全新的通道来服务一个个细分市场。对于“抄袭”的话题我们已经难以分辨真伪。这些到底是抄袭?还是利用前人积累给我们的知识?放眼未来市场,我们缺乏的是更优秀的产品技术平台,以及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全新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纠缠不清的“抄袭门”,我们一方面要记住那些通过创新改变我们体验的人,同时还要关注以法制行政管理的标准是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学好知识技法,走遍天下都不怕!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10好文16太水阅读:1474分享:分享1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下一篇:开源模糊了抄袭的概念,顺手养活了中国互联网精彩评论:0登录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正在加载百略网百略网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知识型新媒体。因为何洁所以苏醒,超越友情婉拒爱情消费升级、云计算,这些为什么与我无关?忘记春晚那个缺心眼的胖子,他演了去年最好的华语片更多文章推荐文章RECOMMEND你不是爱张国荣,你只是爱跟风百略网阅读:4206嫌弃AV没剧情?这五部电影让你一次看个爽!百略网阅读:5749华为对P10内存缩水回应简直就是自己...笨手蛇阅读:3万解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靠什么赚钱?接招阅读:3万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贾敬华阅读:2万热门文章HOT NEWS日榜周榜1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华商韬略2乐视将熬不过2017?王新喜3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娱乐硬糖4

    微信iOS打赏功能取消 霸道的腾讯败...

    贾敬华阅读:2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日榜周榜

    1

    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

    中国银联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科技转型方向在哪?

    华商韬略2

    乐视将熬不过2017?

    王新喜3

    腾讯阿里都已入局:共享单车战场风向要变了吗?

    娱乐硬糖4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为一个认真的抄袭狗,Facebook咋没被告死?首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wd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