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8)2023.12.9
1.阅读帮我理解了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前两天班主任老师提了一大袋零食垃圾,说是在小诺床上拿的。我不理解也无法教育。今天在《女巫一定要死》找到了答案。书中说,童话故事中的贪吃是人自我的一部分。有了这个根据,我借在宿舍值班的机会对话小诺。让孩子用好的自我战胜坏的自我。但是作为儿童是无法战胜的,因为成年人有时候都无法用理性战胜欲望。或许需要的是深度阅读童话,真正解决孩子的成长问题。
2.用自由写作的理念和孩子讨论对身边事情的看法。中午宿舍里两个床空着,原来是老师利用午休给孩子补课。首先我对这件事情没有明确的态度,但隐隐中总会思考。我设计了几个话题:孩子们,你们是如何对待看待午休补课这件事情呢?孩子们更倾向于不支持,理由 是影响下午上课。但是却认可通过补课提高学习成绩这一点。我们又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要补课?学习成绩不好,可能会有哪些原因呢?如果补课时他依然不专心学习,那会达成目的吗?补课不能解决这么多的问题吗,还能怎么做?
我对孩子说了自己的观点:当内心有了强烈的想要提高成绩的念头,这个愿望就会监督着你,陪伴着你,不知不觉中养成专心听讲、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个愿望其实就是那个想要成为的更好的自己,也就是未来的更好的自己。让未来的那个更好的自己,时时刻刻与此刻的自己对话吧,让他照亮着你成长的路。
3.教学应聚焦要素,少而精的课堂实现的是“深度思考”。在思考中的对话,在对话中的启迪,一点点走近文本,走进作者,擦亮词语。今天教学本单元的第3篇课文,《父亲、树林和鸟》,相比前两篇课文的教学,这一篇就从容了很多。当孩子们理解了“幽深、雾蒙蒙、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这些词语的意思并懂得了作者描写的树林是什么样时,破解了作者的感受的时,孩子们是开心的。内心的感受很复杂,就可以连续的修饰词。我和孩子们在学习中逐渐都理解了本单元的要素。魅力课堂是共识的理念和要求,教师要训练魅力课堂的基本功,要有长期沉浸研究的准备。
4.换一种方式与孩子对话。晚饭后时间补上第4节课,我到教室后,大部分孩子都没有开始阅读,纪律比较乱。这件事我是临时交给王紫菡负责,大致了解后,我批评了王紫菡。又立刻给孩子写了一封信做了解释。
亲爱的紫菡宝贝,今天让你受委屈了。冯老师相信你一定告诉了大家阅读任务,并且用爱的声音提醒在教室拍篮球的同学,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孩子。那老师为什么要批评你呢?因为老师是故意的,老师是假装生气的。咱们班的同学都很善良,当看到你受批评时,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一定会很自责,会很懊悔。以后你管理的时候就会容易多了。爱你的冯老师。
我把信悄悄地放在紫菡的桌子上,我看到孩子在读信。下课了,孩子主动告诉我她有错,她的管理方式是有问题的,不过下一次一定会做好。我告诉孩子,这不是错,是缺少经验,现在有经验了,就一定能做好了。
5.《女巫一定得死》第五章:嫉妒。
嫉妒是怨恨的海洋。童话故事中结局是最重要的。童话故事最出名的地方就是能清楚明确、黑白分明的让孩子分辨善恶。童话故事中孩子认可的对象赢了,就是孩子赢了。不认可的对象失败了,就等于是自我身体中好的部分战胜了坏的部分。
童话故事中孩子对母爱依恋体现在几个情节中:辛德瑞拉让保姆来做自己的妈妈;而选美竞赛也是孩子们想要争取父母宠爱的情感,成为家中最受宠爱的孩子。孩子出现在母亲的坟墓前表示母亲与子女之间不变的深刻联系;灰姑娘在母亲去世后精心养育的一棵榛树。
《灰姑娘》竟然会有700多个不同的版本,这是因为国家的信仰不同,背景不同,改编电影、动画时会考虑读者的感受等等。
晚上在操场走了走,微凉凉的风,能让人更清醒。思维不清的时候,我喜欢这样走一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