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很喜欢研究工具类的产品,一直都坚信工具是提高效率的最好帮手,Anki算是一款比较
冷门的软件,我也是偶尔之间看公众号的时候看到的,也被一些大神们取得的成果惊呆了,然后就入坑了
但是我研究了很久才逐渐明白背后的原理和我该如何用它来进行知识记忆,在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
知识卡片制作之后,终于见识到Anki的强大之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并不建议向它人推荐
为什么?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看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一定要非常明确自己最终的目的,这样才能聚焦,不至于跑偏。
我们所说的向他人推荐Anki,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是因为我们在使用Anki的过程中,觉得这个
软件很好用,希望他人也能通过使用Anki而从中获益。那么再明确一点就是希望他人能够接受Anki,并且长期使用,最终从中获益。
那么这个目标其实包含了三个部分
第一,让他人接受;
第二,培养它人的使用习惯;
第三,通过持续使用获得收益。
对于第一个部分,如何让他人接受。其实就是看Anki能不能满足他人的需求。
Anki 是一款基于间隔重复和抽认卡的学习辅助软件。那么,基于有复习需求的用户来说,Anki可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为什么说是可能?这其实是由Anki自身的特性说决定的,相较于其他记忆类软件,Anki最大的特点就是高自由度
你可以自己编辑制作想要的复习内容,自定义复习间隔和频率,自定义奖励机制,自定义资料分
类,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安排知识的复习,这也是Anki收到推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决定一款软件是否能够普及开来的是它的易用性。当初微信之所以能够迅速占领全国市场,很大原因就是它的语音功能,能够让低文化水平广大农村地区也能方便的进行沟通
反观Anki,确实对于我们这些喜欢钻研的人来说,其高度自定义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高自定义代表着高学习成本。
如果使用一款软件要花费好几天甚至更久来研究如何去使用,我相信在今天这个连软件安装步骤都逐步被小程序取代的年代,注定了Anki只能是少部分粉丝的专属
Anki的功能是否是他人想要的,或者说他人是否愿意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进行软件使用的学习,这是我们实现目标,需要跨越的第一道坎
对于培养使用习惯来说,我在长期研究各种效率工具的过程中,也逐渐明白一个道理。任何的工具,最重要的不是工具的使用方法,而是个人的思维方法论。
就拿Anki来说,网络上的大神可以用它来进行考试备考、任务提醒甚至知识管理。
而对于刚开始接触或者已经使用一段时间的用户来说,它可能就仅仅是一款高度定制化的背单词软件。
对于一件工具来说,最后能够创造怎样的价值,最终还是取决于使用者。就像iPad,很多人都是冲着学习的目的去购买。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
对于Anki其实也是如此,工具再好,终究只是辅助,更加重要的是个人的认知、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在使用一项工具之前,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就像印象笔记的宣传语——你的第二大脑,听起来很牛,对不对?看了网上各种大牛用印象笔记实现人生逆袭的故事很激动是不是?一激动就马上花一百多开通高级会员,感觉自己也要马上走上人生巅峰了对不对?
醒醒吧,年轻人!大牛们用的好,只是因为他们有自己高效的工作方式、学习理念和生活习惯,是在过去的人生中慢慢积累下来的财富在工具中得到了放大
对于Anki来说也是一样,题主希望推荐Anki给他人,也是因为自己在使用过程中觉得有所收获。
但仔细想一想,如果没有强烈的学习意愿、没有及时复习的学习观念、没有养成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制作知识卡片的习惯,长期使用Anki,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是否有相应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观念及习惯,是我们达到目标的第二道坎
如果真的有幸,正好被推荐者有这样强烈的学习需求,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使用方法学习。也有定期复习的观念和习惯,那不是马上就可以达成目标了?!
大白天做啥梦嘞
要是这样,都9120了,早就知道Anki了,还用你安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5748/ecbc250cf7affeda.jpg)
那不是没有办法了?也不是,既然大家都是使用过Anki的有缘人,我还是有一祖传秘法可以传授给你
。
。
。
。
。
。
。
让自己变得更牛鼻,等你到知乎平均水平,这样你放的屁都是香的h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