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TM按什么,你丫TM没爹啊!”
看到这句话,有的人会觉得,这位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素质好差,怎么能随便张口骂人呢?也有人会说,这是个血气方刚的汉子,同时应该还是个孝子。
不过我觉得,真正理解一句话,恐怕真的需要结合场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曲解、误解,有时候是因为矫情,但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很多人没有看到事实的全貌。
在这位出租车司机说出这句话之前,他在一个路口等红灯,位置是红灯队列里的第一个。就在红灯即将转绿的时候,一位由拄着拐杖的老人从人行横道缓缓走过,看得出,上了年岁的老人很努力地在提高自己的速度,但红绿灯的间隔长度显然不够他通过这条人行横道。在红灯转绿的时候,老人距离人行路的安全区域,还差了一个机动车道左右。如果等待红绿灯的机动车起步,老人恐怕只能被困在车流之中。
此时,老人身旁的第一辆车恰巧是这辆出租车,而出租车司机没有按喇叭、没有任何催促,只是默默地开启了双闪,等待老人拄着拐杖,缓缓地走过斑马线。当然,他也礼貌地转过头告诉我,“对不起,请等一会儿”。我回以一个点头外加一个微笑。
大约2秒过后,老人还没有完全走过去。但身后排队的其他车辆,接二连三地按起了喇叭。那喇叭的声音中,似乎充满了催促,抱怨等各种各样的情绪,甚至我还听到有人摇下车窗,骂街的声音。于是,出租车司机给予了后面按喇叭的人统一的回复:
“瞎TM按什么,你丫TM没爹啊!”
这样一句粗口,或许不能让后面的人理解,但我看到的是一位北京出租司机的骄傲,一位职业司机的素养,一个血气方刚的汉子。这是一句典型的换位思考,如果过马路的正好就是自己的父亲,身为儿子/女儿的你,作何感想?
你可能会说,不是有过街天桥么?不是有地下通道么?一次走不过去,可以在中间的区域等着,两次过去啊?对于这种想法,只能说等你老了之后,自己走走看就好了,其他说了也没用。
你可能还会说,如果后面的车里面恰巧坐着一个病人呢?如果后面的车子里面正好是一个赶着见他的父亲最后一面的儿子呢?退一万步说,这样一件小事儿哪儿来的什么骄傲,要么是小题大做,要么是矫情?如果是这种想法,我觉得我们应该问问这个社会,你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否考虑了这些因素?真的出现了这种两边都着急的情况,到底是谁的问题?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其实可以折射出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社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问题、人的素质的问题、人们的生活状态问题。
我总觉得,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习惯、情绪甚至是风气,都源于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儿,一件小事儿你不管,第二件小事儿你也无所谓,慢慢地,小问题就会衍生成为一个甚至是多个无法解决的大问题。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莫不如此。有时候,甚至是道德沦丧、原则尽失……
在看完了一个北京出租车司机的骄傲之后,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看看,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儿,我们是否换位思考过,我们是否坚持了自己的原则过。
不知道为什么,我开始慢慢学着,把一些事情,刻意地小题大做……当然,也许今天的小随笔,真的是我小题大做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