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 Jessie79 | 来源:发表于2021-09-30 22:31 被阅读0次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烦恼:

很想在业余时间读点书,多学点知识,但却不知道看什么书;

经常听到别人推荐各种书,却不知道哪本书适合自己读;

终于下定决心读一本书,但昏昏沉沉翻了一遍,没有任何收获;

在这些时候,就问你崩不崩溃?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反复崩溃的层面,那么我们不管怎么努力,阅读能力也没有任何长进,自己也无法从书中得到更多收益。

而今天给大家分享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就给你提供了一套方便易操作的技巧,让你轻松掌握阅读技能,收获丰富人生。

01
为什么要主动阅读

现在的世界似乎很小,美国那边发生一件事情,几分钟后我们就知道了。只要打开智能手机,最新的资讯都会在第一时间进入我们视野。

看上去,我们比古代人先进许多,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的资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多到我们都不知道哪些是别人强行灌输给我们的,哪些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指出: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真正能增进我们理解力的,是主动阅读。甚至可以这样说,越主动,阅读效果越好。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主动阅读的好处。

首先,主动阅读可以强化学习能力,为工作生活提供帮助。

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成绩越好的学生,往往学习越主动。

通常,他们都不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不仅要反复追问老师,还要自己花时间去查询相关书籍,甚至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框架。长此以往,他们的成绩自然会越来越好。

主动阅读的第二点好处是增进对世界的理解,提升自我心智。

在主动阅读的过程中,你不仅会收获有价值的知识和见解,还能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如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那么只能被各种资讯牵着鼻子走,甚至可能被欺骗或者交智商税;

反之,如果你通过主动阅读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那么你内心就会形成一套完整的判断法则,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自己更加透彻地看待自我和他人、和社会,以及和世界的关系。

此外,主动阅读还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自我心智。我们常常能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很多年纪不小,但做事让人啼笑皆非的人。

严格来说,他们虽然生理年龄已经足够,但整体心智的成熟度却完全没有匹配上。心智的锤炼和砥砺,恰好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一大加速法宝,便是主动阅读。

02
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主动阅读

有句话叫“读书如交友”。那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的交友标准是什么?

也许你会说,人品第一;又或许你会说,投缘最重要。但我相信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你一定不会遇见一个人就跟他交朋友,而你和朋友交往的深度也一定因人而异。

同样,这世上的书浩瀚如烟海,但我们的生命却如此有限,我们应该把宝贵的时间花在那些真正值得阅读的好书上。

去检视你阅读的过程,就是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读,以及需要读得多深入的过程。

如何快速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读。

这本书教给我们这样3个判断方法:

首先,略读法。

正如中医看病,有一个四字法则,就是望闻问切。在一个成熟的中医眼中,只要经过这四个步骤,他就大致能判断病人的病情和原因。

第一步,望。看这本书究竟写了个什么主题。任何一本书,不管是哲学书文学书,还是工具书实用类图书,它们一定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比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它就是一部歌颂美好爱情,抨击门阀阶级和世俗观念的剧作。

第二步,闻。根据主题寻找一些精华片段。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如果身上透露出一点淡淡的香气,那么无疑会增加周围人对她的好感。

我们可以像电影闪回片段一样去寻找一些书内的精华片段或篇章。无论是生动的语言,丰满的细节,还是深邃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只要有一个吸引你的点,那么就算得上精华片段。

第三步,问。看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和导言。通常来说,好的书籍都有较为清晰的逻辑结构,而且也会在导言部分给你阐述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整体结构,便是书籍的骨架身材。内心丰富、态度严谨的作者,怎么也不会让自己作品看上去一塌糊涂。

第四步,切。看这本书能为自己解决什么问题。读书的本质,一定是求知解惑。一本对我们有价值的书籍,也一定能够解除我们某些方面的疑虑,或者提升我们的格局,打开我们的视野。

通过钱钟书的《围城》,我们可以了解民国时期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命运;通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们可以了解历史古迹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

如果一本书无法给我们带来任何启示与提升,那么我们可以果断考虑放过。

除开望闻问切的略读法,还有一种粗读法。

相比于略读法,它没那么多讲究,但花费的时间更多。

粗读法有两个要领,一个是肤浅阅读法,另一个则是调控阅读速度。

先来说说肤浅阅读法。肤浅阅读法,不是说我们像看网络小说一样一目十行,云里雾里翻完一本书,而是说我们从头到尾读一本书时,不要遇到疑难知识点或者概念就停下来,要保证一气呵成读完,再来回顾和查询资料。

你也许会说:遇到疑难知识点直接跳过,那我肯定无法理解书中的精华内容。

对于这一点,你大可不必担心,因为生僻概念和疑难知识点只是这条道路上的小陷阱小障碍,真正的风景,是作者的原则、观点和格局。只要这些大东西不落下,你就不会有任何损失。

除了肤浅阅读法,调控阅读速度也很重要。通常来讲,大多数读者的阅读速度是偏慢的,要保证自己逐字逐句去吸引信息。

实际上,你完全可以读得比平时快一点,毕竟很多内容完全不值得逐字逐句去看。有了这个心理预期,你就可以尝试把自己的平均阅读速度稍微提高一点。

03
如何主动阅读一本书

主动阅读的本质是和作者进行沟通,像朋友一样互相交流和批评。既然是沟通性质的行为,那么我们一定既要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作品,还要对它的作品加以分析评论,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里面,就包含了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两种方式。

先分享“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必然涉及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

第一步,认识,真正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管一本书写得是好是坏,我们得真正了解它,才有资格去定义它。

第二步,沟通,和作者进行友好的深度交流。尽管作者可能已经不在世上,或者很难和我们面对面交流,但这不妨碍我们以一个思想上的朋友身份,和他进行细微的交流。

第三步,判断,判断作者的观点和内容究竟如何。

第四步,评价,评价这本书的水准和地位。再好的书,我们也可以挑出不好的地方;再坏的书,可能也有其暗藏的优点。在进行完前三步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对这本书作出一定的评价。

那有没有比分析阅读更高级的阅读法则呢?当然有,那就是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一种更为高级的阅读活动,是读者自己以某个主题为引导,从而为主题而展开阅读的模式。它建立在你已经对同类型的书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

主题阅读通常包含五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你想要的主题,找到相关章节。

既然选择要主题阅读,我们不能跟着作者走,我们要别有用心,按照自己想要的主题来阅读。

第二步,让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按照你的认识和准则,你来寻找书中能够和你观点合拍的地方。

第三步,厘清问题。

比如你定的是“科学”主题,那么我们一定想让作者回答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或者我们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第四步,界定议题。

有些问题,我们知道本书作者可以提出明确的回答,但也知道其他同类作者会给出不同的答案,那么便可以把它界定为一个类型的议题。

第五步,分析讨论,完整理解这本书。

当以上四步都进行之后,我们一定要反问自己:这些都是真的吗?这些和我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正如我们在第一部分所说的那样,读书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建构认知模型的过程。

如果我们不去对作者和书本进行完整的辩证思考,衍生思考,那么也就无法走完主题阅读的整个过程。


愿你经过这本书的学习,能付诸行动,读好书,更能读懂书。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你,离成功更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zu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