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豫剧传统剧目《雷音寺》濒临失传的原因

浅谈豫剧传统剧目《雷音寺》濒临失传的原因

作者: 刘姚姚 | 来源:发表于2018-04-25 14:52 被阅读0次

《雷音寺》,本名《三打雷音寺》,叙明末雷音寺香火大会,林秀英随母进寺烧香还愿。寺内主持福庆和尚,掳秀英于密室。李自成将兴兵举事,闻之率兵攻打,因恶僧武艺高强而两打均不克。第三次,扮香客混入寺内,方拿获恶僧,救回民女。

  此剧为豫剧沙河调剧目,最早演出此剧的时间为1937年,然而现在我们能搜到,能听到的只有2009年张三旺老师主演的《大闹雷音寺》。就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过张老师,目前《雷音寺》这部戏,全河南省也只有他一人在演。

  那又怎么就从“三打”变成了“大闹”?

  之前和沙河调的戏迷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三打雷音寺》唱打并重,需要数名武生演员,然而武生稀少,只好做出改动,改“三打”为“大闹”。

  即使改名为《大闹雷音寺》,《雷音寺》也摆脱不了濒临失传的命运。今天重新看了此戏,除了武生稀少以外,我想到了其他几个原因。

  1.造反戏的现状及宣扬的思想和官方主旋律不符合

  豫剧中有很大一部分讲造反的戏,例如《反徐州》、《反阳河》、《南阳关》以及有部连台本的大戏叫《马龙造反》,以及水浒戏,瓦岗戏等等。但是现状是水浒戏已经失传(或者说已经不再演),瓦岗戏等其他造反戏也鲜有演出。《反徐州》等戏,也和《雷音寺》一样,只是在农村,偶尔演出。

  包括《雷音寺》在内,都演的是关于造反的故事。这类戏重点都在表现官逼民反,和官方主旋律是不相符的。

  和主旋律不相符,所以国营剧团抛弃了造反戏,专心演和主旋律相符的戏。只有部分民营剧团在演。可是民营剧团的影响力毕竟有限且长期在农村演出,所以这类戏注定不能登上更高的舞台。

  2.造反戏不能不说的情感煽动性

  京剧《野猪林》中,有句词叫:

  空怀血刃未锄奸,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

  仅这一句,把林冲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能让观众对林冲这个人物,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后来的逼上梁山,做足了铺垫。

  豫剧在情感煽动这方面,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拿《雷音寺》来举例子,面对作恶多端的恶僧,林秀英母亲只能去拖着,女儿被恶僧抢去,也只能以死来了结。

  而这时候闯王李自成出现了,放火烧寺,追杀恶僧,最后成功救出了林秀英,把全剧推向了一个高潮。

  这在无形之中,煽动了观众的情绪。

  而且《雷音寺》不像征战戏那样,都是大人物,大故事,而是从一个普通的母女讲起,中间还穿插了母亲对女儿的一些家长里短的教导,然后慢慢引出李自成造反的情节,这样就更贴近了生活。

  我初看这部戏,只觉得过瘾。后来仔细回想,我过瘾在哪里?我想我过瘾就过在李闯王成功的剿灭了恶僧,成功的救出了林秀英,成功的造了反。

  在佛殿一折中有部分台词,虽然粗鲁,但极其符合人物性格。比如说李自成自称“恁爷爷”、又一口一个“秃驴”的骂,还有“拧你狗头”云云,还有这一折中独有的“搬板凳”这个板式,听起来急促,激昂,对观众更有煽动性。

  把观众的情绪煽动起来,用来宣扬官逼民反的思想,我想,这是《雷音寺》以及造反戏不在演失传的第二个原因。

  3.豫剧的变得越来越“精致”,而豫剧造反戏却相反。

  从古至今豫剧都在不断地学习其他剧种的特点。从学习京剧的表演身段,学习越剧昆曲的化妆,现在的豫剧是越来越“精致”了。

  而豫剧的造反戏多起源于建国之前,没有改良之前的豫剧。虽然经过改良,但还是保留了豫剧的一些特点。比如说动作夸大,语言粗俗等等。

  前边举过《雷音寺》李自成叫骂的例子,而这种“骂”,在造反戏中实属常见。

  比如《反阳河》中杨玉遵的“去你娘的”,再例如《南阳关》的“呀呀呸!”

  不过话说回来,造反戏就不应该是“精致”的。所以这和现在豫剧提倡的“精致”,是截然相反的。

  4.豫剧流行以女性角色为主角

  自民国开始女性登台演出以后,慢慢地女性角色就成为了豫剧的主角,取代了男性演员的地位。

  造反戏多以男性为主角,大花脸二花脸居多。  和“五大名旦”们有影响力的剧目相比,造反戏只能算是豫剧的小众剧目了。

  这是我能想到《雷音寺》为什么濒临失传的原因。想到可能要被淘汰的造反戏,想着可能濒临失传的《雷音寺》,心里还是难过了一会儿。可是我再怎么分析原因,再怎么难过,又能如何呢?

 

 

 

 

 

 

 

相关文章

  • 浅谈豫剧传统剧目《雷音寺》濒临失传的原因

    《雷音寺》,本名《三打雷音寺》,叙明末雷音寺香火大会,林秀英随母进寺烧香还愿。寺内主持福庆和尚,掳秀英于密室。李自...

  • 打金枝,国母是这样教育驸马爷!

    打金枝,是传统剧目。京剧,晋剧,评剧,淮剧,豫剧都有演出。 豫剧,国母娘劝女婿,一段脍炙人口。 皇后:(唱) 在宫...

  • 豫剧传统剧目《桃花庵》唱词欣赏

    电影豫剧《桃花庵》是一出根据传统戏《桃花庵》整理、改编的戏曲艺术片。 豫剧《桃花庵》是豫剧豫西调名家崔兰田 的代表...

  • 戏曲故事——《程婴救孤》

    大型古装豫剧《程婴救孤》由河南省豫剧院二团创作演出。该剧与传统剧目《赵氏孤儿》叙述的是同一个故事,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 印度大雷音寺

    印度大雷音寺 大雷音寺,为印度的那烂陀寺,古代中印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在王舍城附近。 大雷音...

  • 雷音寺

    雷音寺 敦煌鸣沙山附近

  • 礼物之殇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中国的传统文化,关于“礼物”“送礼”的成语、诗句很多,传统文化已经濒临灭绝,失传了。 ...

  • 极武仙道(2)

    第二回 回忆曾经 无尘落泪 姜国三寺:小雷音寺,灵山寺,秋叶寺。小雷音寺弟子遍天下,无处不在,香众无数,秋叶寺则是...

  • 大闹雷音寺

    孙悟空驾着筋斗云降落在雷音寺大门。“大圣,怎么有空来雷音寺,你不是护送唐僧去经吗?”守门大神灵禅子在打坐,闭着眼问...

  • 大唐雷音寺

    Lei Yin temple is dedicated to facilitating People's Dail...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豫剧传统剧目《雷音寺》濒临失传的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bd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