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送孩子上学时,一路上发生了两件小事。通过后知后觉,我发现自己对孩子有欺软怕硬的做法,发现自己控制欲很强。
这件小事,换做任何人,我不会这么做。我不清楚自己对他人是尊重?还是俱怕?我不惧怕孩子,所以才欺软怕硬,才会去控制、不尊重孩子。
刚出门,我拿着孩子的水杯。当我看着孩子的水杯套,突然,我用说教的口吻对孩子说:“以后拿杯子套,把两根绳一起拿。别拿一根,那样绳子变长太多,杯子都快掉地上了。”
当我说这些话时,孩子正开心地哼着自编的歌曲。突然一下子,我的说教把孩子的好心情给破坏了。孩子很不高兴,很不耐烦地说:“知道了!”
事后,我开始反省,发现自己又犯错了。我的做法实在太缺少智慧。因为我完全没关注过孩子的情绪,没体会孩子的感受,直接用说教把心情极好的孩子打断,让她很不高兴。
这种细节,以前我从来没发现过自己的做法有问题。我反而会怪孩子没耐心听我说话,说孩子态度不好。
我应该这样做才正确:我应该带着欣赏或崇拜的心情问孩子唱的什么歌?然后告诉孩子,这歌唱得蛮好听啊!回头也教我唱。
然后,我再用商量的语气跟孩子说:“妈妈给你说个事,我每次看你拿水杯都是拿一根绳,杯子都快掉地上了。你看,这样两根绳一起拿,绳子就变短了,这样是不是更好呢?以后你两根一起拿,好吗?”
这样说的话,孩子的情绪就有衔接。而且,我接下来的话也没有说教,孩子更喜欢听,孩子就不会产生负面情绪。也许,她还会边答应,边很开心教我边唱歌呢!
前段时间,我听樊登读书会才知道:孩子没同理心,不理解,不包容他人的主要原因是:从小他们的情绪没有被关注过,被允许过。
所以,他们看到别人难受是不会产生同情心和同理心。因为他们的情绪是从小被压抑的。
长此以往,他们就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了。负面情绪的出口,很多时候只能在生活中看到不顺心的事时,莫名去发脾气。那种无意识的情绪释放,不仅会伤害他人,还会伤害自己。
所以,脾气差的孩子,动不动发脾气是有原因的。我家孩子就是动不动发脾气,先生也是,公公也是。虽然一代代遗传,希望我每天一点点觉知去做出改变,能让孩子的坏脾气慢慢变好。
小时候,我一直是被压抑情绪的。但是,我很胆小,从来不发脾气。有什么全都憋在心里,去默默地抱怨,委屈伤感。所以,没修行的我,怨气冲天,看谁都不好,看谁都有怨气。
经常怨人,会导致肝脏不好,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以,才三十多岁的我身体、气色不好,活成了四五十岁的大妈。
幸好遇到善知识,给自己照镜子,给内在注入阳光。让我看到自己的过错,有改过自新的机会。通过学习实践,慢慢地,我的身体恢复到健康状态。人也越活越自信、越来越年轻漂亮了。
太感恩这一路帮助我的亲人、朋友、老师和同修。走上修行路让我重生,感恩所有的遇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