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听书笔记-《季羡林自传》

我的听书笔记-《季羡林自传》

作者: 心悦晨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22:01 被阅读0次
    季羡林自传

    听季羡林先生的自传, 对先生年轻时求学过程中的那些老师印象深刻

    先生小学时的李老师,连名字都没有提及全,但却给了先生很大影响:

    从先生的行文中看出,李老师并不是只追求学生学习书本上的内容, 带孩子们走近自然,让孩子们感受自然;而老师讲授英文的方法也充满想象和情趣, 这对于年龄稍小的孩子,是多么生动而有趣的经历。 

    吹面不寒杨柳风

    先生的中学老师,也深深打动了我, 做花样文章,非多记古典不可,这在当时应该算很新潮的想法了吧。 能更多鼓励学生打开视野,做更多尝试,应该是一个好老师的素质。 

    学生在写作的进步离不开范文, 而先生的老师竟然可以根据学生作文的原意另写一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文章和老师的文章进行对比, 自己找出其中的差别, 这是多么用心的老师。 不过估计这种方法也是限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吧, 不过如果我是老师, 也有那样的能力, 我愿意每个学期至少为所有学生提供一次这样的交流机会。 当然老师得是真的有一定水平,否则到很难说是否可以给学生更好的范本。 

    描述风景抒发情感的小文

    先生上大学后遇到的陈寅恪,朱光潜就更不必说他们的学识和讲课时的魅力。 

    很多年前, 我曾有机会去北大蹭过几节英文课,老师真的不一样, 他们真的能做到旁征博引, 让课程内容生动、有趣。 不过做学问并不是听书,或者听得到,做学问除了上课外,还要完成相当多的功课,才可能真的学到老师所传授的十之一二。 所以蹭课者,除非是那种求学心真的很强的人,才有可能蹭到真正的学问,像我当年那样也只不过是一种经历而已:我在北大听过课

    蹭课的态度

    另外先生儿时和年轻时的经历, 听起来更有趣,文笔也那么轻松美丽, 而到文革以及晚年时, 不晓得是原著就内容更粗线条,还是做改编的人有意做了删减, 总感觉单薄得很。 

    但先生的一生的经历和做学问、做事情的态度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先生不论是在清华读书, 还是在德国留学,都能感受到内心的真喜爱,并执着追求下去,收获更多成果,也是让人羡慕不已。

    我也想做老师, 能做到如那位李老师, 或杜老师一般,就可以说此生圆满了。

    用先生在2006年获得感动中国人物时的颁奖词来结尾, 纪念先生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听书笔记-《季羡林自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el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