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智慧课程》(上)
贰 自然升华品
一|见大道
3.各有各过程,无须问好坏
“各有各角色,各在演练戏。”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角色,都在演着属于自己的戏。
“只有此过程,并无好坏事。”得道者不认为什么好,也不认为什么坏,在他眼里一切都只是过程。
除了嵇康,“竹林七贤”中还有一个叫刘伶的人也很有意思,他老时喝的酩酊大醉,还老是不穿衣服。有一次朋友去拜访他,发现他又没有穿衣服,就故意换他说刘伶呀,你太不成体统了,怎么能赤身裸体的见客人呢?你知道刘伶是怎么回答的吗?他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意思是说,天地是我的房子,裤子是我的裤裆,你们为啥要穿到我的裤裆里来呢?当然,即便刘伶的行为有一种不拘小节,超脱于世俗之外的潇洒,我们也不能学他见人的时候必须穿衣服----开个玩笑。
因为儒家不同,刘伶们很难得到主流的认可,但也因为他们的独特,历史对他们非常瞩目,称之为“魏晋风度。”后来很多人抄袭他们,却因为只能学到他们的行,学不到他们的神,也就是内心那种真实的境界,所以有一种东施效颦荒谬。不过,不管是真名士也好,假名士也好,如果不去贡献社会,只管享受自己的境界,那么无论境界有多高,都是一种遗憾。
我谈这些是想告诉你,打好儒家的基础,实现老庄的升华之后,就会出现一种逍遥的境界,也就是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述的境界。在书中庄子虚构了一种叫鲲的生物,他说,鲲生活在北方的天池里,非常大,不知其几有几千里。有一天,鲲化成了一种叫鹏的鸟非常大,翅膀展开之后也不知其有几千里。当它振翅飞上天空时,半边天空都会被遮住。传说中的佛教护法大鹏金翅鸟就是这样,它的食物是龙和蛇,连龙王都怕它,非常厉害,但庄子仍然认为它不自由。为什么?因为它要击水三千才能起飞。所以,强大不是逍遥的保障。就算你很强大,也总会有一个原因让你得不到自由,不能逍遥的生活。
周朝有个人叫列子,他是出道之人,有神通,能像风筝那样御风而行,那个人自不自由呢?庄子认为,他不自由,也不逍遥,因为他的逍遥得依靠风。这种思想和大手印思想非常相似。其实上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中都有大手印思想的基因,他们都认为有条件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无条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再看老庄著作时,我非常吃惊,他们的学说和古印度最高明的学说竟那么相似。比如《齐物论》,《齐物论》的境界太高了,其中有些内容和佛家对“无分别”的表述很像,像“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意思是说,天下之大,大不过秋草的草尖,泰山反而是小的,这是超越空间,寿命之长,长不过死去的孩子,彭祖虽然活了800岁,相对于天地之大道来说,仍然是眨眼之间的事情,这是超越时间。《齐物论》中还有很多内容都很像佛家“无分别”的表述。《逍遥游》也是这样,庄子在逍遥游中说。“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就算全世界都在赞美你,你也不会因此而稍加努力,就算全世界都在骂你,对你提出非议,你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沮丧,这种令人敬佩的定律和修养,是道家行者得道之后的境界,跟佛家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非常相似。另外 ,一位道家大师关于如何做到与天地同寿的表述,也完全符合佛家修身的原理。所以,道家确实很了不起。它跟差不多时期的古印度文化竟如此相似,最高境界也差不多,真是神奇。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顶峰之一。
你要明白,老庄的境界和佛陀的相似,他们的差别在于影响力。老庄培养的弟子没有佛陀那么多,因而没有形成广泛的宗教性的影响。如果东汉时代张道林没有建立道教,老子思想可能就会和墨子的思想一样成为一种学说,而道教的出现,将老庄思想引入了宗教,实现了一种文化振兴。
许多时候文化需要载体,如果没有载体,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就会非常有限。儒家的文庙,道教的道观,佛教的寺院都是载体,但更重要的载体还是有故事、有影响、有行为的人,同时这样的人最好形成有效的组织,才能真正实现传承和传播。
……
在这个时代,图书是比较方便的文化载体,传播图书也是注意基本的传播方式。当然口碑效应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我的意思是,每个人都要踏踏实实的实践自己认可的文化和真理,做最好的自己,以自己为名片,向身边的世界展示自己想传播的文化。这样一来,文化就可以依托人这个载体,慢慢的传播出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