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画上了句号,而有些地方仅仅只能画个逗号。这场战役中的国军大人物,被俘的被俘,自杀的自杀,被击毙的被击毙,然而,国军13兵团司令官李弥却不见了踪影。
数天后,解放军才得到消息,李弥已经成功返回国统区。
那么,在解放军坚如磐石的防范中,李弥到底是如何脱身的?
战争进入白热化,眼看国军败局已定,国军的杜聿明将军传下领来,麾下的第13兵团担任后卫,誓死保护孙元良和邱清泉两路大军撤退。
李弥早已看出势头不对,暗自为自己寻找着生路。
李弥秘密召见周藩师长,下了一道命令——命令第三师全速向西突进。并且他巧妙地切断了和杜聿明那边的联系。
1949年1月9日,李弥与周藩一前一后,穿越战场边缘,向约定好的据点跑去。然而,就快到据点的时候,李弥却失踪了。
周藩无法,只能自己先去据点。那么李弥去哪了?
他只是被冲散了,历尽千辛万苦,他也后到了据点。
李弥对周藩的失职十分愤怒,见到周藩的那一刻,他再也耐不住性子,拍案大骂。
好不容易到了据点,李弥本想休息一会儿,谁知道一颗炮弹直中据点屋顶。
就在大家如热锅上蚂蚁一般时,李弥出了一计——投降。
就在周藩带着大家投降解放军的时候,李弥穿着带有血迹的士兵的衣服,趁乱逃跑了。
李弥奔波了一路,又累又困,他想找个地方眯一会儿,谁知道在天刚亮之时遇到了解放军。
李弥灵机一动对解放军说他是个书记官,解放军看到他这满身是血,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没怀疑,放他走了。
此后,李弥也不想着睡觉了,只是一直走一直走,半道,遇上了一个被俘后被放走的国军士兵,汪新安。
套话之际,李弥知道汪新安的一个堂兄在汪新安老家有点势力,于是两人结伴而行,去往汪新安老家。
见到汪新安堂兄汪涛后,李弥亮出身份,把堂兄弟俩人吓得够呛,李弥承诺只要他成功逃脱,好处必然少不了两人的。
期间,汪涛的姨表兄弟高大荣也掺和了进来。
1949年1月16日,李弥伪装成一个老年人,跟着带着几袋面粉借口去往舅舅家的高大荣出城了。
1月17日,到达徐州。李弥本想从徐州南下,没想到得到消息,那边解放军正查得严,于是,李弥改变主意,北上。
1月25日,高大荣再次护送李弥出发。
1月27日,到达潍县。这里李弥有个熟人,李惠之,是一家餐馆的经理。于是,李弥用了个苦肉计,让李惠之答应了帮助自己逃亡。
1月29日,李惠之的内侄王桂合带着再次打扮成老人的李弥,离开潍县。
1月30日,到达高密县。第二天一早,王桂合的叔伯兄弟王克秋等人,带着李弥继续逃亡之路。
2月1日,抵达国统区。
李弥安全了,他谢过帮助他到达这里的众人,坐船去往南京,蒋介石得到消息后,召见李弥,并让李弥出任新建的13兵团司令。
1950年,国军大势已去。
1954年,李弥去往台湾,在台湾生活近20年。
1973年,李弥病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