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882815/71f58bd92724f3e6.jpg)
农历的癸卯年六月初一。
天气晴好,气温也不算高,21至31度,空气质量优。
早上五点就醒来了,心中有事,睡不踏实,今天要陪先生去附院的消化科就诊。
六点多起床,先下楼浇花,六点四十,去晨阳站乘座16路公交车。
附院上班时间七点半,上周五就在网上预约挂号,排在第二号。
近来先生出现了吞咽受阻的症状,他说差不多两个月了,到了这个岁数,有病不能拖,早点检查早点安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6882815/e62cd5612289fe4e.jpg)
接诊的景医生,副主任医师,是个瘦高精干的年轻人。说年轻,自然是依照我辈人的年龄标准,跟我儿子的年龄不相上下,四十岁左右。
问询了症状,景医生说,估计没什么大问题,暂时不需要做胃镜,先做个上消化道贝餐X线照影看看。
于是便开单子,然后在自助机上缴费,再去放射科做照影。
现在去医院看病,一定要尽可能的熟悉流程,即要会在网上操作,又要会在自助机上操作,否则,东问西问的,浪费了时间,还弄得心情不爽。
如果熟悉了这些,看病就会轻松许多。
就诊号挂得早,缴费顺利,接下来的检查也很快就排到了。
先生被叫进了拍片室,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护士又出来叫家属。
我走了进去,问做什么?
护士帮我穿上一件沉重的防辐射服,并说患者有点耳背,担心操作的指令他会听不清楚。
我便在一旁侍候着,整个程序完成后,也没派上啥用场。
出门后先生说我,不该听护士的,白白进去接受辐射。
我说也没什么了,偶然一次,也不会造成多大危害。
先生说,这本来就是医护人员的工作,他们也是为了尽量减少辐射,隔着玻璃远程指挥,一旦需要就让患者家属上,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医院一直是这样的,也算是潜规则吧。记得有一次陪先生做CT,也是把我召唤了进去,辐射服都没有给穿,他们说先生憋气时闭合不好,让我一直弓着子,在那帮他捏鼻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6882815/4d76a72607baf4a1.jpg)
为了可能做的空腹检查,我们早上没有吃东西,做完检查,在等候报告单出来的这段时间,正好去医院外的小吃一条街用早餐。
放射科的医生交待说,做贝餐照影容易大便干结,建议多喝水,多吃青菜。所以找的吃早餐的地,一定是要有青菜的。
吃完饭再次回到放射科,通过多功能自助机打出片子和报告,所有的时间都掌握的刚刚好。
拿到报告,看到结论一栏里有一行小字,是一个医学术语,应该就是食道受阻的原因了。
再次回到门诊,凭报告单取了复诊号,这个时间不好控,等待比初诊要久一些。
但也算快的了。毕竟这家三甲医院不论何时,永远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常被我说成是春运时期的广州火车站。
![](https://img.haomeiwen.com/i6882815/5ed4148e6606fcbe.jpg)
景医生看了报告单,说,哦哦,没啥问题,这下就放心吧,也不需要吃药。
景医生说话简明扼要,一句废话都没有,先生还想再说点什么,都被他那果断的气势给挡了回去。
本来还想着一定需要做胃镜呢,于是事先打探了医院内线,这位小景医生的胃肠镜做得是最好的,所以才提前这么多天挂了他的号。
听景医生说得如此自信,一定是没有问题的。这样最好,我们希望每一次在医院里的忙活,都是做无用功。
![](https://img.haomeiwen.com/i6882815/c9ac2753a41446a9.jpg)
依然乘坐16路车,到家十一点半。就这样紧凑有序,一趟医院跑下来,也得五、六个小时,绝对是个体力活。
同时还获得了看病之外的信息,即门诊开始实行按比例报销了,之前只有住院,才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
这样的规定其实对地方财政、医疗机构和患者三方都是有利的。对医院来说,显然是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小病小灾小手术,就可以在门诊上完成了。而对我们这样总跑医院的老同志来说,更是福音。
![](https://img.haomeiwen.com/i6882815/8126dd62cbf852c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