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键盘很贵很贵,不是一般的贵”,手机里收到了小伙儿妈妈要我转告的信息。
“不管多贵我都要,大不了我自费啊!”小伙儿态度非常坚决。
这不由得使我多看了他两眼。好像主动要求自费买的东西不多嘛。从来都是想方设法忽悠心软爱听好听话的妈妈给他买。
“真的好贵的,而且,还要200天以后发货。”妈妈的意思,是小伙儿自己能取消这个要求最好了,免得被否定了心里不舒服。
“把价钱发我看看,我就不信能贵哪去,一个键盘,还能卖我一千块不成?”
收到价格图片,把宠辱不惊的老父亲我,也给楞了一下:698元。
一个键盘,这个价格,还要大半年以后才有,这……
“哪怕一年发货我也要~”小伙儿初心不改。
这倒奇了。仔细问了问他,原来,这是一款某游戏发行的纪念性机械键盘,小伙儿是这个游戏的忠实拥趸。好吧,有点理解了。
做为反方观点,我还是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作为一个用户,如果有任何品牌用饥饿营销之类的手段来耍我,不好意思,我可能连这个品牌都会拉黑。
“为什么呢?难道你不想要你喜欢的东西吗?”
当然想要,我回答。但我不喜欢别人耍我,我就这么点傲气,别的事情,我都低调的。
小伙儿陷入了矛盾。看得出来,他是极想要这个键盘的。我想了想,又对他说:“既然你是自费,我没有反对的理由。我的个人购物观念,不代表你的。我的年纪所想的事情,不是,也不应该是你所想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吧,我会劝妈妈尊重你的决定。”
也是,在大人看来,一件商品,只有需不需要,值不值这个价钱,贵或便宜的区别。但是,除此之外,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是它还意味着别的含义呢?
我能想到的,是这个东西代表了孩子对某物或某事的追求。有向往,有追求,有需要,才能在理论上转化为上进的动力,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的想法,采取行动去达成目标,这应该是个好现象吧。
如果硬生生用“划算或不划算”的商品概念扑灭了他希翼的激情,会不会因小失大呢?
这些都是未知数。但我决定这一次不动用“老爸一票否决权”。让小伙儿自己决定吧,得与失的衡量,不应大于孩子内心的喜悦和激情。
同时,为了提醒他这个东西其实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我举了追星族的例子,试图让他明白,不能太执着于这类事情。
希望我的良苦用心,能够既不破坏他的追求劲头,又能让他在兴奋的同时,保持一点清醒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