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点、题型和分值的变化,我们觉得最后阶段的复习,压力挺大的。我们结合学情做出如下复习方向。
一、求全不如求精准,哪个点儿最容易提分儿就着力于哪道题。比如第七题追求满分,面对考查难度又一次增大,在具体话题之上又有固定点,就要引导学生贴材料而思,贴题干作答。紧扣观点,论述的指向性要明确,论证方法多元一些,不说废话,有效有力。
第二、16题也可以训练出来。如16题(3)是一道情境体,是带有语文学科特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口语交际题。这个题考察学生真正的阅读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需要用你学到的语文知识与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每一道题都要有主旨意识。
第三、15题千变万化,需要丰厚的知识积累,我们给学生梳理文学类文本阅读须知须会还要活用。如答案里没有写到次要人物能突出小说主题的作用,但是你如果知道这一点,深层考虑了,你说通就可以得高分啊。15(2)也要多见新题,提高阅读能力。
每一节课都要关注答题之间的差异,明白你属于哪类学生?你属于三分儿的,那么你差的两分,你就要好好的根据那个答案去想一想,我是因为没有抓住细节扣分儿,还是我审题不清、要点不全、格式不规范,还是自身能力欠缺、压根儿没看懂题。
最后,面对新题目,不要畏惧,要有信心。面对大作文越来越新,我们要训练关注题目,考虑首尾段,中间段,中心句,扣题,形式创新,考虑能不能写别人,可以写别人,可以写自己,其实是平等的,关键是写得切题,有真情实感,有独特体悟。尤其要详略得当,你从哪儿学到?肯定是略写的,你自己的热爱定然要详写,因为详略得当,可以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也是突出中心最好的手段。
读圣贤书,知天下事,解决实际问题,从被动走向主动,从主动走向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