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
我为什么活着?我要的是什么?什么东西对我是好的、正确的、重要的?什么对我是坏的、错误的、次要的?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许从来没有考虑过上述问题。而向来注重现实、很少关心意义问题的中国人,可能尤其如此。
有一个故事,说在一个国际夏令营里,老师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讨论一个问题,题目是“世界粮食匮乏问题”。孩子们都听不懂,于是美国孩子第一个问:“什么是世界?”美国人牛气惯了,所以只知道有美国,从不知有世界。非洲孩子问:“什么是粮食?”他太穷了,所以不知粮食为何物。欧洲孩子问:“什么是匮乏?”他太富了,也没见过“匮乏’长什么样。最后轮到中国孩子,他问:“什么是问题?”中国孩子只知道接受现成的答案,既不善于提问题,更不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所以只能提这样的“问题”。
这当然是个笑话,但是,这个笑话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事实。中国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实用知识,目的是将来成为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而在事关人生的根本问题上,却很少有人去思考。所以在中国,遍地都是追名逐利的专家教授,却罕有传播人生智慧的智者哲人。
爱因斯坦认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每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人的内在自由”。而错误的教育,只会向学生灌输特定的知识,表面上培养了专家,实际上却扼杀了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内在自由”。所以爱医斯坦才会说,所谓专家,无非是训练有素的狗。
的确,如果一个人从未独立思考人生的意义,从未面对真实的自我,内心世界混乱而又迷茫,那他就算掌握再多专门知识,充其量也只能帮自己多找到几根“肉骨头”而已。就像兰德公司说的,这种人只是“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要避免成为一条“训练有素的狗”或者是“仅仅通晓考试的食客”,就必须对于上述那几个根本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
原则上讲,由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上述问题的答案也应该千差万别,但在今天的中国,如果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多数人的回答却可能是极其相似,甚至是惊人一致的。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答案可能都会围绕一
不能仅仅用物质标准来衡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