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的哥哥整天躺在床上看手机,也不帮着父亲做任何事情,兄妹俩也没有任何的语言交流。而她爸爸除了只会关心她钱够不够用,总是问她需要用什么钱,其他的就不知道要怎样关心女儿。说话也不着边际,一句话会重复说无数次,啰啰嗦嗦的让人难以忍受。她妈妈跟别人跑了以后,刘玲就说,她没有家了,在那个家里就找不到家的温暖。她看着哥哥心烦,看着爸爸也心生怨恨。
她和她哥哥兄妹俩都认为,他妈妈跟别人跑了,是他爸爸的过错,是爸爸的无能。事实上她爸爸每天只会苦哈哈的在外面下苦力挣钱。挣到的钱也都交给她妈妈保管,他爸爸没什么计划安排,又很倔强。其实刘玲的爸爸妈妈两人都是半斤八两,各有各的傻,各有各的犟。家里也经常吵的鸡飞狗跳,两人都只是像蛮牛一样的下苦力,至于其他的事情都不会安排,也不会计划,更不要说有什么创造力。
后来刘玲的妈妈说她腰痛,就经常跑到医院里去做理疗按摩,一去就住十天半月,甚至几个月都不回家。刘玲读初三的最后那个学期,刘英回去过一次,刘玲的妈妈却还是住在医院里。刘英以为她病得很严重,就和刘玲去医院里看望她,刘英还给刘玲妈妈买了一套睡衣。刘玲和刘英到了医院的时候才发现,刘玲妈妈的病情不是刘英想象的那样严重。而且她住的病房里还住着两个五六十岁的男人,刘英当时就觉得很不自在。可刘玲的妈妈却说,各睡各的病床,有医生经常来查房。
刘玲妈妈住在医院里,像是住在旅馆里一样的自在。每天上午做一次理疗,下午出去逛街,晚上回到医院里睡觉,休息。一日三餐,不用做饭,也不用洗碗,更不用考虑做家务,农活,医疗费用国家还报销一部分。这种日子对刘玲妈妈来说真是一种享受。刘英当时就觉得刘玲妈妈长期住在医院里,养成了悠闲自在,好吃懒做的习惯,还跟两个男人住在一起,实在是不太好。刘英委婉的想劝她回家,刘玲却说,她妈妈是有分寸的。刘英不好多说什么,毕竟人家生病了,也不能说不去治疗。那时的刘玲已经是16岁了,在后来很长的时间里,她妈妈仍然是经常住在医院里,回到家里也不做事情,还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在外面晃悠。可是,刘玲爸爸傻傻的还不察觉,每天就只知道挣钱,还把钱给她拿去住院,结果她却真的跟人跑了。刘英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刘玲妈妈第2次逃跑,据说他第1次跑出去了一个多月,说是在外面打工,后来没有挣到钱又回到家里要钱,收拾了一些衣服就走了,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刘英接到消息后就给刘玲妈妈发微信劝她回家。刘英说:“你好好想想自己的儿女都是十八九岁的人了,家里房子也是修的好好的,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尽管我弟弟有点傻,可他挣的钱不都是你花的吗。”
刘玲妈妈说:“他天天吵我,也不给我煮饭洗衣服。”
刘英说:“他从来都不会做饭,你不是不知道,怎么现在突然就想到要他给你做饭了呢?你自己的双手干嘛呢?”
刘玲妈妈说:“我宁愿死在外面,也不回去跟他吵吵闹闹的过一辈子,我还不如自己在外面快活的活几天。”
刘英说:“你快活的过几天过后,还不是要过柴米油盐的日子,自己儿女都这么大了,儿子不读书可以让他出去打工赚钱,女儿都上高中了……。”刘英想要极力的挽救她回家,可是,说着说着刘玲妈妈开始口出脏话,大骂刘英的全家,骂刘英的兄弟姐妹……。然后就把微信,电话都拉黑了,从此就不再联系。
远隔千里的刘英没有了刘玲妈妈的联系方式,也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挽救。也只好给刘玲兄妹俩发微信消息,安慰他们。当时刘玲也说,我都长大了,我能照顾好我自己。刘英想也是,都十八九岁二十岁的人了,多说无益。回来刘英又回去过一次,去了刘玲的学校里,和刘玲的班主任老师做了一次交流,要了老师的微信电话,希望能及时的了解到刘玲在学校里的情况。
一晃两年多过去了,刘玲也挺了过来,考上了大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