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时候,参加过一些成长营。当时写过一篇文章,名为理想中的一天。20多岁,未婚时的想法。
2017年 理想中的一天2022年的今天,已是一个三岁男孩的妈妈,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无比接近21:50-4:50 作息时间。早晨拥有整段1h进行运动,搭建自己的肉身。1h阅读,塑造自己的精魄。7点收拾完毕,7点半出门,睡前有0.5h阅读,0.5h与家人视频沟通时间。
在21年时,我还是一个三天两头熬夜,顶着黑眼圈,眼睛睁不开状态。
2022年的近1月的数据
找到心动事件,提升目标意义感
对标自己的价值观,认同感意义感的建立。比如要早睡早起,终极目标是什么?听别人都这么干,觉得很自律。自己也要。结果坚持不了就好结束了。或者是想着早起读书,结果又睡下了。早起追剧,刷抖音等。最终让自己在娱乐结束后,陷入懊恼状态,如此循环。这其实是一种虚假型自律的表现,没有好的反馈,难以坚持。
不断追问自己到底为什么做这个事情?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不做,有什么影响。
比如我一开始想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精力好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做A想B,A还没做完,就开始进行B事件。达不到专注。让自己很累。阅读时,也是看完就忘,动力不足。后来,我参与了小团体共学营,共同学习脱不花的沟通课。这正是我今年想改善的问题,并且课程的质量很高,让人上头。也因此我的内驱充足。早上的专注时间很高。
晚上的早睡,自己定了好几个流程,保证自己能准点睡觉。但都因手机娱乐上头而告终。踩着点睡。后来加入了一个共读课,共读自己想读一直没进展的书籍。让自己倒推时间能准时参与读书时间。
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做
一开始的作息目标是22点到5点,让自己吃尽苦头。整个状态不佳。与原来的状态差异过大,导致整个作息混乱。后来调整成22点:30-6点阶段二 22:00-5:30 阶段三21:20-4:50。中午听书半小时,午睡半小时。晚上,20点前收拾完自己和家务,20点和家人视频,20点半开始看书,直到睡觉。渐进过度。让自己以最舒适的方式进行。
当时晨间时光的关键词是运动 学习。一开始担心坚持不下来,找了自己喜欢的健身操,音乐,健身舞来练习。时长5-10M左右。后来慢慢强度上来,时间长了。现在是1小时内做了3个不同类型燃脂操个力量训练。以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开始行动,迈出第一步。
复盘复盘复盘,开启持续正反馈
持续记录和复盘,将从自己的数据当中获取规律和正向反馈,并以此作为迭代的依据。
我自己有同时进行睡眠软件打卡和时间记录。发现自己在身体极度疲劳,生理期,晚上用脑时睡眠时长要更长些,因此有几天存在睡得太沉:没听到闹钟的声音,睡到了6点多才起来。并且自己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以及踩点打卡,掐点在最后一分钟很容易打卡失败。
复盘可以对场景进行回复,分析,加入下一步行动。当再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大脑潜意识自然做出你觉得当时合适的行动。当发现自己的睡眠规律之后,我就会有意识的让自己的睡眠打卡周期处于三天的状态啊,每三天进行一次重启,并且我不会选择在最后一分钟打卡,是在最后两分钟的时候进行。相应的特别累的时候会让自己提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更早一点睡。
寻求外援和工具,实现共创
一开始借助软件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记录,回顾。当记录一段时间之后,尝试放弃睡眠打卡软件进行自主睡眠,结果又出现了夜里11:00多还没有睡的情况。分析之后,发现少了睡眠打卡软件。根本上还是自己的自控力不足所致。因此发起了共同睡眠打卡行动,加强自己的睡眠自控力。
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抱团的力量会带来无穷的效果。一起打卡践行了一个多月,然后结束之后还跟每一位小伙伴进行了深度沟通,发现每个人实现早睡早起,都有自己独特的小技巧。比如面子论,由于是小团体,并且组团打卡。能很容易看到对方的目标达成率。比如为了考试,复习等。
坚持=不放弃
前期处于适应过程,一下子是看不到太大的结果的。许多人都会在坚持了几天之后,没有效果而放弃。试想,我们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也是循序渐进慢慢才会瘦下来的,那同样的道理。与身体对抗的习惯通常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养成。很多人都在初期中期的时候选择了放弃。但也有那么几个人始终在坚持着。更有人找到了高中学习的感觉。这就是同频群体的力量。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适度调整平衡
按照自己舒适的来,关注身体的反馈。当身体向你传达疲劳需要休息的信号,请及时放下手中的事情。马上去睡觉。白天比较疲劳,中午休时间要适度补充睡眠。就像汽车提示快没油了。我们都会及时的进行加油,以保证马力全开。同样的重视自己身体的反馈,只此一副独一无二。
比如我下半年小朋友需要自己带。要兼顾工作和带娃,那我的作息就需要适度的调整。来配合小朋友,保证娃上学,工作两不误。可能还是会需要我早上再提前一点,提早完成自己的事情来保证娃吃早饭,洗漱时间更加充裕。我看了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做到这本书,作者是一名日本的妇产科医生。医生又同时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他在备孕第3个孩子的状态下,准备哈佛考试,奖学金申请工作还要照顾娃的事情。当被哈佛大学录取后,有带着三个娃和丈夫一起出国留学并顺利完成学业,她的作息时间嗯很值得需要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女性借鉴。
还推荐《认知觉醒》《好好学习》这几本书提升自身深度复盘思考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