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商家打广告就好像提前精通了经济学和心理学一样,把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拿捏的死死的,使我不得不甘愿为他们自掏腰包,甚至就怕钱花不出去。
星期六上午我们开会,领导在台上讲着千篇一律的内容,我也没心思听,特意坐在后排耍手机,短视频软件是个好东西,打发时间很有一套,中间还穿插着卖货广告,还有带货直播,主播们大都着装艳丽,镜头风格也是丰富多彩,即使我没开声音,都能感受到主播的用力与激昂,诗人鬼使神差地就点进了直播间或者主页,又鬼使神差地就想看看他在卖啥,不看不知道,卖零食,一大包,里面有三十小包呢,才九块九,三十小包零食啊,假设我一早上吃一个,一下午吃一个,能吃半个月!才九块九啊!一包才三毛钱!为什么不买?点进下单页面,优惠计算出我的金币可以抵扣九毛九,那我只需要再支付八块九毛一!还不到九块啊!一小包还不到三毛啊!为什么不买啊!买买买,迫不及待地下单,付款成功页面又弹出好物推荐。好家伙,都是九块九,还有六块九的!挨个儿看去,除了五金工具不吸引我,其他的商品无一不深深吸引着我,经过短暂地思考,我又选定了一大包纸巾,也是九块九,金币抵扣之后是八块九毛一。这两件东西不是我的生活必需品,但是价格也都属于个位数,并未超过我的接受范围,花了他们我也不会吃不上饭,反而周末两天我都在等快递,枯燥繁琐地周末就这样增添了许多期待,我倒觉得还好,反正零食还可以吃,纸巾每天都要用,也不算浪费。我这样安慰我自己,就好像我真的做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一样。晚上我又因此买了两瓶喷雾、三袋水果茶。
周天,为了一周一度的家庭小型聚餐会,我寻思去买一个小蛋糕搞搞气氛,最小的就行吧,也不贵,又不是每次都吃嘛,我如是说服自己。为了减少实际开支,我决定去一家之前充值过的蛋糕店,虽然不是最便宜的店铺,但是以前充值了啊,直接刷卡,就好像用的不是自己的钱了一样,而且充300赠30,哇,相当于除了享受300元的商品,还可以免费多享受30元的商品。30元啊!换一个小蛋糕还有剩余呢!何乐而不为呢?于是那天我以“刷储值卡相当于没花钱”的“理论”说服我自己又狠狠地消费了一把。
今天记账,发现周末两天我的支出竟然有300+!我开始后悔了,一天算下来才挣八十的我,竟然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何德何能啊!都怪无良商家,设置了这么多的诱惑,一步步引诱我,唉!可是,明天我再看到这样的商品介绍,我大概率还会继续我的“剁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