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五的普通工作日,从八点钟的早会开始。早会是三级轮流召开,会议结束的时候将近九点三刻。此时,距离中午十一点半的开饭时间还有一小时四十五分钟,这就是一上午的有效工作时间。下午,所有人员要停下手头上的工作,因为有一个大领导要开大会讲课,讲课结束之后还剩一个小时工作时间就到了晚饭时间。
一天正常上班时间总计六个半小时,开会、听课花去三个小时四十五分钟,占比57%,还剩下两个小时四十五分钟,占比43%。这就是一个普通工作日的现状。剩下的将近三个小时显然是不够用来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因为用了那么长时间开会所部署的工作,自然也是与会议时间成正比的,否则那么长的会议时间岂不是成了笑话?
怎么办?除了用休息的时间来加班,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么?这种有效工作时间与被占用的工作时间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年之内的角角落落。表面上看,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可安排工作的都是不做具体工作的人,做具体工作的人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它,实在是现在的一种奇葩现象。
这就是不知不觉间很多人所进入的工作常态,非但没有任何缓解的趋势,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按理说,提出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才是能力,大多数人都是只具备水平而不具备相应的能力。
但是,如果问题很容易解决,解决方案自然也不难寻找。正因为难以解决,这才凸显了领导者的重要。可现实情况是,领导者普遍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意愿,因为面临这个问题的更多的是被领导者,对这个问题痛心疾首的也主要是被领导者,这种情况下,怎么指望领导者去想办法解决呢?
所以,这种很多人看起来不正常的工作常态恐怕还是会继续存在下去,短期内不可能看到解决的曙光。除了尽量适应这种常态,保持好自己的体力和身体健康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