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桓公死亡能告诉我们什么?
齐桓公的死亡是与三个小人分不开关系,易牙,竖刁,开方分别用烹子为食,自我阉割,母亡不归证明了对齐桓公的忠诚,管仲的判断也是十分准确;为了齐桓公的私欲,将自己的亲生子烹杀为食,连自己的子女都不爱,如何爱他人;为了陪伴齐桓公,自我阉割,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如何爱他人;为了陪伴齐桓公,母亲死了都不会去,连自己父母都不爱,如何爱他人。人与人的交往一般基于相互的,相对平等的交流,相对平等则是基础,子女,父母,妻子(伴侣)是人一生中最亲密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友谊是比不上亲密关系。为了朋友,为了君主,为了友谊,为了知遇之恩,就算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人恰恰是历史所赞扬的,因为他们没有用他人的性命做牺牲并且是为了一种气节,可是易牙,竖刁,开方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获得君主的信任,追求更大的权力。用人要用有一定底线的人,交友要交自爱之人。
2.齐桓公与酒桌文化的关系?
三小服从的不是齐桓公这个人,而是齐桓公带来的权力,或者说齐国国君这个身份,第一次是创新,第二次就是模仿了,以后就是有人愿意当齐桓公,有人愿意当三小,当然你要做出三小类似的事情,领导也不会重用你,你太没有底线了,,祁同伟能给老书记哭坟,也能给陈老头挖地,既然齐桓公想要有底线的人为自己办事,又不想要三小,在酒桌这一个半公开的空间中,最重要的后果就是酒驾出事,交流与沟通感情,形成一种共同记忆,酒桌规矩的形成来源与一种服从,现在许多人说在酒桌上喝酒是一种服从性测试,我认为比起自我阉割,母亡不归,烹子为食,哭领导双亲坟,突然给陈老头挖地等等行为来说,喝酒比较正常。
3.酒桌文化有存在的必要性?
其存在必要性在于三点,第一点是你想做事的话,第一个问题是用的人有没有想做事的心,他来酒席,至少证明他想改变,想改变自己的位置与待遇也是一种意向;第二点就是形成一种私下的共同记忆,共同记忆有许多种,一起加班是一种,一起干过恶作剧又是另外一种;第三点是吃饭喝酒是最正常的聚会理由,你当领导了,你和几个副职,下面的干部一起去打LOL,穿越火线,这离谱不离谱?年轻人到还玩不玩PC游戏都不一定。其消失的必然性也有三点,第一点这是一种私下交往,容易产生人身依附;第二点是这种消费一般会用客户招待费之类的报销,容易产生浪费与腐败,与酒店串联整出虚开发票之类的事情;第三点是太过普遍,导致大多数人卷入酒桌中,本来是一种自愿行为,变成了一种带有强迫性质的行为。
4.酒场大多数都是与权力腐败有关吗?
酒席大多数是一种浪费行为,而不是贪腐行为,但酒席是贪腐行为的前导;要明白贪腐,一定要明白权力是相互的,权力是由下面的人支撑起来的,也来源于上面的授权,有些时候你会没有上面的授权,你也能办成事情,有时候你没有下面的支持,只有上面的授权,你也能办成事情,贪腐是一个双向行为,用贪腐网也能办成事情,比如《人民的名义》中的赵老书记离开汉东赵瑞龙还能那么六,再比如说《龙年档案》中太子县县长被抓,整个太子县乱套了;酒席证明了你对高位者的服从,那么高位者不光有工作,业务上需要你的支持,他的生活有时候也需要你的支持,这就是酒席是贪腐行为的前导的原因。
5.作者喜欢酒吗?
不喜欢也不讨厌,喝酒但不会品酒,喝红酒不知道怎么品,就像喝水一样喝红酒,白酒一般不常喝,我讨厌那种喝下去你能感受到食道的高度酒,我是贵州人,其实贵州人也不是都喝茅台,毕竟茅台太贵了,平常喝米酒(甜酒)比较多一点,喝不起茅台,200-400的金沙回沙酒也不错。
齐桓公的晚年证明了权力顶峰者是孤独,并且失去权力之后是悲惨的,年纪是会影响判断,你分不清你身边的朋友是不是真心待你,是不是为了你身份地位能够带来的影响力。
齐桓公还有值得信赖的仲父忠臣管仲,还没有出现世家权臣取代国君,比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司马篡魏,也没有隋唐皇帝,当权者面对强大的世家权臣用身边人然后被反噬(外戚篡国的杨坚,用皇后进一步集权的李治也开创了中国历史第一个女皇帝,因为对面对自己奶奶武则天,姑姑太平公主干政的回忆导致使用宦官的唐玄宗),最后宋明清三朝拥有完整科举制度的支持,却要面对官僚体制的集体堕落。
没有那么多对手,能对其他人完全信任的齐桓公的晚年都如此悲惨,何况一个普通的中层,正是因为对失去权力之后生活产生的巨大落差才会出现“五十九岁”现象,甚至出现利用贪腐网络继续控制当地的现象(人民的名义中的赵立春)携贪腐网络而有恃无恐(龙年档案中的万汉山,大宋提刑官中的刁光斗)。
酒桌文化和酒桌规矩是轻度服从性测试,因为后果最多是喝吐,吃饭与喝酒都是生活常见,正是因为常见,所以极具普遍性,当然社会上还有更牛的服从性测试,我一直认为给上位者献上自己的妻子只会在电视剧与小说中出现,但现实要比小说,电视剧更加地精彩。
下周更新看我想写什么吧,随缘更新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