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吧,“我们将何去何从”,《流浪地球》给出了目标和路线,而《空虚时代》只提出了问题,没有给出答案。
这是一本写于40年前的哲学著作,却准确描绘了我们现在的一些现象,不能不叫人叹为观止。
作者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吉尔·利波维茨基。本书收集了他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发表的系列文章,着重研究了当时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发展趋势。
他当时提出的一些问题,与我们现在的实际高度吻合。比如:
大家都渴望交流,都既是讲话者,又是受话人,但除了博取几声回应外,再无其他目的。
看到这里我心中一颤,这不是说我吗?我写了这么多文章,大多是自嗨吧。
亲爱的你,为了安慰我受伤的心灵,请动动善良的小手做点什么吧……
他还说,随着信息手段的广泛应用,未来的劳动情景,或许是企业分散生产、家庭办公、住宅电子化、弹性作息制度等。这些很多人这两年已经体验到了吧。
至于个体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大家更是深有体会吧。
对社会发展趋势如此准确的把握,不愧为大家。
为什么称为“空虚”时代,我把《前言》看了三遍,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大概是指,随着消费主义的发展,原来的集体世界的规则被追求自我发展的个人主义所替代,原有的一些价值观,像对未来的理想什么的,人们不再关注。这就是所谓的空虚吧。
但通览全书,作者并没有对个人主义完全否定,我感觉还是基本肯定的。毕竟重视自我,追求自我提升,是时代的进步。
即使造成自恋等一些负面影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有阳光还怕阴影吗?
这不是一本通俗读物,我读到第四章时,不得不停下来,看了两章网络小说,以饶过可怜的大脑。
不过沉下心来,慢慢地读一读,还是能够大致理解的。
我倒有一个想法,做投资的,或者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有迷惑的,可以认真研究一番。
或许再过10年,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咦,这个问题这家伙50年前就预测到了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