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给我说古代人矜持,这些人玩的花花程度不输今人。
元顺帝至正年间,苏州阊门外有一户薛姓富商,做的是卖米的生意。薛老爷有两个女儿,长女兰英,次女蕙英,都是聪明俊秀,能够吟诗作对的才女。
于是薛老爷在自家后院建了一栋楼让二女居于其中,取名“兰蕙联芳楼”,并从承天寺(全名承天能仁寺,今苏州重元寺)请来一名擅长绘画的僧人,在楼内的四面墙上画上了兰蕙两种芳草,使来访者进楼后有如沐春风之感。
两位才女整天都待在楼中,终日吟诗不止,创作了诗文数百篇,收集成册号曰《联芳集》,被许多好事者传颂。
当时元末文学家杨维桢旅居杭州,写下了组诗《西湖竹枝曲》,被人雕版印刷在书店贩售,光是和诗者就有上百人。两个才女看了之后笑道:“西湖有竹枝曲,难道我们东吴就没有了吗?”
于是便效仿他的题材创作了《苏台竹枝曲》十章。这些诗稿后来还传到了杨维桢手中,杨见到后在后面题了两首诗称赞二人。这些诗篇幅过长,这里暂不引用,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得到了大才子的肯定,姐妹俩更是名声远播,粉丝们都称赞她们是班昭和蔡琰(蔡文姬)转世,才华可以比肩李清照与朱淑真。
二人所居住的联芳楼紧邻运河,大小船只都从这里经过,从楼上可以俯瞰得清清楚楚。某天,有一艘船停在了楼下。
船主是一个姓郑的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年轻人,生得俊俏秀美,性情也很温和。他也是世家大族出身,此番驾船来到苏州做生意,因为父亲与薛老爷是好友,便投靠于薛家,于是将船停靠在了薛家院外。
薛老爷也因为其父的关系,对他十分照顾。夏天的某个夜里,郑生在船头洗澡,却不想被楼上的姐妹俩看得清清楚楚。姐妹俩被他那堪比嫪毐的伟岸家伙所吸引,于是将一对连在一起的荔枝扔了下去。
接到荔枝的郑生当时就明白了她们的用意,可是抬头一看那高楼就犯了难。自己既不会轻功也没有翅膀,想要上去谈何容易。
于是他惆怅地伫立船头,直到更残漏尽,圆月西沉,万籁俱寂。就在这个时候,楼上却突然传来了一阵声音。郑生满怀期待地望去,发现两个小姐姐竟然把荡秋千的绳子解下,绑着一个大竹筐顺着窗户放了下来。
郑生赶紧跳进竹篮然后被拉了上去。三人见面之后高兴得说不出话,当即便手拉手来到床上快乐了一番。结束后,兰英当即吟诗曰:
玉砌雕阑花两枝,相逢恰是未开时。娇姿未惯风和雨,分付东君好护持。
蕙英也吟道:
宝篆香销烛影低,枕屏摇动镇帷垂。风流好似鱼游水,才过东来又向西。
所以说文化人和普通人还是有区别的,普通人是事后烟,人家是事后诗,雅得很。
三人就这样快乐直到天明,郑生才乘着竹篮回到船上。从此以后三人夜夜笙歌,而每次姐妹俩都有事后诗相赠。时间一长郑生就觉得很羞愧,自己好歹也是个读过书的人,结果每每却在文采上落了下风。
某天他看见姐妹俩的书箱里放有剡溪玉叶笺(一种高级书写用纸),于是赶紧提笔在上面写下了一首诗:
误入蓬莱顶上来,芙蓉芍药两边开。此身得似偷香蝶,游戏花丛日几回。
姐妹俩得到诗以后十分高兴,将其收藏在了竹箱之中。
又过了几天,大家快乐之后,郑生忽然惆怅地说道:
“我是个浪迹江湖之人,寄居在你家门下。我们的事情令尊并不知晓,将来一旦泄露,他将我赶走,我们恐怕就要两地分别,如同那乐昌镜和延平剑一般,不知何时才能相聚了!”
说着便哭了起来。姐妹俩忙说道:
“我们姐妹久在闺中,也略懂些经史,知道偷情可耻,守节可贵。可每每虚度这春花秋月,寂寞难耐之下,心性也难以把持,结果看到了情郎你的宋玉之貌,便自献了我们这和氏之璧。”
“郎君您没有嫌弃我们,陪在我们身边,因此虽然我们还没有举行婚礼,却已经言定终身。如今我们正好永结欢好,郎君您怎么会又起犹疑?”
“我们虽是女子,但已经打定了主意。有朝一日东窗事发,受家中谴责,若父母听从我们的请求,那么我们便嫁入君家;如若不肯,就到黄泉之下再见,我们必不进他人家门!”
听到姐妹俩的话,郑生不胜感激。
过了不久,郑生的父亲写信来让郑生回家,但他却磨磨蹭蹭不肯离去,这件事引起了薛老爷的怀疑。某天薛老爷来到联芳楼上,无意间在竹箱中发现了郑生的那首诗,当即骇然。
但事已至此,薛老爷也无可奈何。他见郑生长得标致,与自家的身份也门当户对,于是便写信给郑父,向他表明了结亲之意。于是郑父便派媒人前来提亲,正式将薛家姐妹嫁给了郑生。
那一年郑生二十二岁,薛家长女二十,次女十八。
考证及吐槽
这个故事记载于明初的小说集《剪灯新话》中。虽然是个小说,但薛慧英和薛兰英的诗作一直广为流传,猜测历史上可能真的有这两姐妹,但具体事迹究竟如何却是未知,只能通过这篇故事来了解了。
文中薛氏姐妹的独白很能反映当时妇女的心情,即便是从小接受了封建礼仪教育,知道当时的社会倡导贞洁,却仍旧耐不住深闺寂寞,勇敢地追求爱情。可见一味的压抑人性并不能取得期待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目前为止《情私类》里的几个故事都是圆满的结局,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张幼谦也好,还是郑生、贾午以及江情也罢,他们能与心上人结为连理的前提不是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而是自身的出身良好,与女方家门当户对。
这才是封建婚姻中最注重的东西,如果两家的地方相差过大,那么即便两情相悦,即便熟饭已成,等待着他们的也大概率是一场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