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做了一件错事,内心不安,于是记录下来,作为反思改进的一次心得。反思分为四步:叙述过程,分析原因,回顾目标,推演规律。如下:
叙述过程:
家里有客人,饭菜做好却要去接回培训的儿子。到了培训学校,柔柔妈(儿子同学的妈妈,负责接我儿子放学,关系较熟)对我说,你来接了,他在里面。我说,培训什么啊,今天还要培训,一周三次累不累。她说,不多啊,然后列举他们班另外一个小朋友的六门课程。
我气呼呼地说,报这么多有什么用呢?孩子像机器一样的,没有了童年,可悲不?她说,人家孩子喜欢学啊,反正也是玩。我更加来气了,孩子小,能懂什么叫喜欢呢?我儿子还喜欢美女呢?我要给她娶回来吗?
进而我又想:孩子所谓的喜欢都是一种无意识的,大人不去引导,他是没有概念的。以前儿子回来就会自觉地画画,我和他妈下班回来,厨房里炒菜。他不看电视,不看手机,就静静地画画,好几次以为他跑出门去了,但出来却看他正专心致志地画恐龙,画爆裂飞车,有模有样……
可是现在呢?这种热情明显在消退,不再缠着我们画画,也很少那么专注……或许这种改变连他妈也未发觉到,但这却又是事实。我如是想着,也越发冲动,于是便突然说起:
以后报培训班,不要砍价了。
她顿时火冒三丈,严厉地说,你这样讲,我就生气了。我怎么要你们砍价了?情急之中,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赶紧说,家里有客人,还要接他,客人等着心里着急。不好意思,刚刚说错话了。
她也知道了情况,也不再与我为难。回去途中她搭我的便车,我说,我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下次培训课程,他妈找你砍价,你不要理她,省得她报那么多课,折腾孩子。她笑笑说,砍价有什么关系?
分析原因:
现在想来:我说的那些话,其实就是想发泄心中的不快。本来出来接孩子,我是不情愿的,没办法,是我答应请朋友吃饭的,老婆保留意见。我怕老婆不高兴,得罪了客人,于是,便只能忍气吞声地做着不情愿的事。
可是中途却又没有找到地方,我又饿,又想和朋友们一起喝酒吃龙虾,就越发着急,越急就越容易发火。火是要有一个出口的,那么,自然也就选择了那些熟人的出口。而柔柔妈呢?好说话,总是笑笑,我对这种人是口无遮拦的。那么,伤害她也就成了固定思维。
我说话仍旧像个孩子,不会忍耐,心胸狭隘却又自私到只剩下自己。朋友们都是熟客,我不来照样可以自顾自地喝酒,我的作用也没那么大。其实,我就是自私的,只想到了自己的吃喝玩乐,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事。
回顾目标:
吃饭可以等,朋友们也不会介意。那么,作为一个父亲,就应该将接孩子当做是最重要的事来做。想通了这些,心情自然舒畅起来,也不会伤害到同学的妈妈。
推演规律:
经过此事,得出如下反思行动点,记录如下,望后引以为戒:
1.凡事要先想到什么东西最重要,再确定行动方案。对于人和事而言,人自然重要。对于家人和朋友而言,家人自然更加重要。
2.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心情不好,内心烦躁的时候,要尽量闭上嘴,更不要随意说话,以免伤到别人的心。
3.勇于承认错误的句式应该是:对不起,我说错话了,请你原谅。今天心里有事,不该朝你发脾气,对你说这种话。向你道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