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学读书
57《狂热分子—群众运动经》

57《狂热分子—群众运动经》

作者: 明子青少年教育与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19:40 被阅读3次
    57《狂热分子—群众运动经》
    57《狂热分子—群众运动经》

    【一句话推荐】

    一个群体的性格和命运,往往由其最低劣的成员决定。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埃里克·霍弗,其一生十分传奇,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靠自学成就学问,并于1964年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政治科学高级研究员。他终生从事码头搬运工作,利用工余时间写作,被亲切地称为码头哲学家。他生平著作超过10部,包括《激情心灵状态》、《变迁的磨难》、《我们时代的脾性》等,因此曾经多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1983年2月,也就是霍弗死前的三个月,他被光荣的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奖章。

    《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作者从多角度,以随笔、漫思的方式,根据本书的框架和逻辑整理,首先介绍狂热分子及群众运动的本质,试图探讨为什么狂热分子会追随着群众运动,并解剖其中人性深处的弱点,寻找狂热分子和群众运动的相互关系;接下来了解狂热分子及其他角色在群众运动中到底负责哪些分工;最终明晰用以提高并利用狂热分子力量的两种方法。

    1. 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狂热分子?

    2. 狂热分子一般在哪些人群中最经常出现?他们具有何种心理特征?

    3. 狂热分子在群众运动中所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

    4. 群众运动用哪些方法来增强狂热分子的力量呢?

    【本书金句】

    1、你无法用理性或道德上的理由去说服一个狂热者抛弃他的大业。他害怕妥协,因此你不可能让他相信他信奉的主义并不可靠。但他却不难突然从一件神圣伟业转投另一件神圣伟业的怀抱。他无法被说服,只能被煽动。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所依附的大业的本质,而是他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

    2、教义不是让人去理解的,而是让人去信仰的。只有对我们不理解的东西,我们才会有百分百的信仰。一种能理解的教义会缺少力量。

    3、除非准备好为某种东西而死,我们不会有把握自己过的是有价值的生活。这种赴死精神可以作为一种证据,向自己和别人显示,我们的选择是最好的。

    【推荐阅读

    书名: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

    作者:埃里克·霍弗

    译者:梁永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

    说起,狂热分子,可能很多人很疑惑。其实用通俗一些的话来说,狂热分子有点像“愤青”,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比较易受煽动的人群。其实,纵观世界历史事件,无论是宗教运动、革命运动还是民族主义运动,我们无一例外都能发现狂热分子的身影。他们遵循领袖的指导,以一定的组织结构,形成一个有目的的群众运动。他们或是为了不同的政党利益,或是为了抵抗外敌侵略,甚至能够演化成一场反人类运动,例如德国纳粹时期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政策。狂热分子成为了既能推动、也能阻碍社会发展的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总的来说,这些群众运动的目的各不相同,但狂热分子所贡献的力量,在本质上是具有相似性的。本书的核心,就是针对这类人群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狂热分子特质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现实中的群众运动。

    在历史之中存在这么多的狂热分子,他们有时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或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狂热分子?他们一般在哪些人群中最经常出现?狂热分子在群众运动中所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群众运动又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利用这些狂热分子的力量呢?读完这本书,你将会从中找到答案。

    本书作者埃里克·霍弗,经历了传奇的一生,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靠自学成就学问,并于1964年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政治科学高级研究员。他终生从事码头搬运工作,许多的思想都是在搬运工作中获得启发。他还利用工余时间写作,被亲切地称为码头哲学家。本书即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是埃里克·霍弗所写就的第一本书,被誉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与其说这是一部权威的教科书,不如说这是一部思考之书。作者以随笔、漫思的方式,试图探讨为什么狂热分子会追随着群众运动,并通过对人性特点的分析,寻找狂热分子和群众运动的相互关系。

    好了,事不宜迟,我们马上来学习一下这本书的具体内容。

    这本书的目的在于,了解狂热分子与群众运动间的关系。首先,我们从狂热分子的分布人群入手,了解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成为狂热分子。进而,由狂热分子的最普遍特征,分析他们之所以投身群众运动的根本原因;然后,通过在群众运动中,狂热分子以及其他角色的成员,他们各自的分工情况的对比,从而阐述他们各自在哪个阶段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最后,为了发挥狂热分子在群众运动上的积极效用,书中还提出了提高并利用狂热分子力量的两种方法。

    2

    前面我们说到,狂热分子们本着对某种主义或信仰的绝对忠诚,在群众运动中发挥着中坚力量。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为狂热分子?

    我们的直觉是,狂热分子通常是一些处于社会阶层最底端的人。书中也列举出了几种最常见的人群,包括穷人、畸零人、极端自私的人、面对无穷机会的野心者、少数民族、烦闷者、以及罪犯等。他们作为群众运动的潜在皈依者,最后往往容易成为某一信仰忠实的狂热分子。

    从历史中举一个例子。17世纪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成功,就源于这样一群社会底层人群。当时地主们赶走了原本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把田地改成牧场。这些佃户失去了田地,变成了工人、乞丐,成为圈地运动的受害者。他们不甘忍受贫困落魄的生活,因此加入了革命领导人创建的新型军队,成为了积极的狂热分子。

    可以看到,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往往容易走向极端。然而,事实果真如此简单吗?诸如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欲望等因素,都不能完全解释狂热分子的形成原因。因为,即使是有一定社会名望、经济状况良好、甚至具有高度学识教养的人,依然可能成为狂热分子。

    作者通过长期与这群人打交道的生活经历发现,其实,那些从始至终都处于贫困生活中的人,不太可能成为一名狂热分子,反而是那些由较高阶层跌落到底层的人,更可能站出来进行反抗。

    这一类人普遍心理是,认为整个社会都坏透了,他们对现有的状况全然不满,觉得非要破坏一切才可以得到新生,也随时准备好投身到一项集体运动中,去毁灭一切,作者将其称为“失意感”。进而,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书中指出,不论任何国家地区,失意感是狂热分子投身群众运动的最基本特征,失意人群普遍存在的地方最容易汇聚成群众运动。

    然而,“失意感”为什么会引导他们走向群众运动?作者告诉我们,更深层次的心理动机在于,他们对改变的渴望,以及对替代品的渴望。

    其一,是对改变的渴望,包括是对现状完全不满的情绪,再加上由“希望”带给狂热分子的“权力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首先,他们之所以怀有强烈的改变的愿望,是因为对当下状况完全不满,更进一步来说,是由于他们和这个世界相处得不好的缘故。为了避免无尽的自责和悔恨、保持和增强自信心,失败者通常会通过“向外归因”来缓解心理压力。例如,和伴侣相处出现矛盾,第一反应会怪责他人;学业成绩、工作业绩不理想,下意识会告诉自己,这次只是运气不够;特别是长期经历失败的人,他们往往不会将失败因素归为个人,而会说自己“生不逢时”。

    因此,长期遭受失败挫折的人,会对世界抱有敌意,所以希望能将这个时代全然改变。相对而言,成功的人因为与世界相处得比较好,所以不会想要打破这种有利于自己的平衡的局面,他们会极力制止现实的剧烈变革。从这种程度上来说,成功者抗拒变革和失败者渴望变革的心理是同源的,都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两者的激烈程度也不相上下。

    有这种不满情绪还不够,作者指出,要成为变革现实的狂热分子,还需要加入“权力感”,它不是说给狂热分子赋予某种实质性的政治权力,而是一种对自己无所不能的坚信。

    我们知道,人在变化面前,如果结果可以被预测,那么我们就往往能做出比较坚决的判断,但是如果放到一个难以预料的情况下,人就会开始犹豫,这时通常的做法就是固守自己旧有的模式,俗话说的“以不变应万变”正是这个道理。但是,对革新者来说,如果他们拥有了“权力感”,情况就完全不同,他们相信自己拥有无所不能的力量,能够应对当下的现实。人一旦对自己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一种对改变现实的渴望也会油然而生。

    那么,这种“权力感”又从何而来呢?书中给出的关键词是:“希望”。希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其实,我们能看到的群众运动中的一个口号、一句话甚至一枚徽章,都是有希望附着在上面的。狂热分子正是受到群众运动中的希望所滋养,相信自己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才会最终坚定地走向变革。

    除了对“改变”的渴望,还有就是对替代品的渴望,这指的主要是一种自我价值感的替代,它可以是部分的自我,也可以是一种完全的自我。

    书中指出,一个群众运动之所以会吸引到一群追随者,不仅在于它可以满足人们追求自我改善的渴望,还因为可以满足他们自我否定的渴望。这听起来似乎很奇怪,其实却是“失意”的狂热分子的共同心理。

    这些狂热者认为,人生已经坏到无可救药,因此自己个人的人生价值,已经不可能实现了。所以这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就会转移,转到一些能给他们带来心灵寄托的信仰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某一场群众运动上。他们把希望投身到一项神圣事业上,以替代他们残破的自我,以期望获得自豪、信心、希望、目的感和价值感。这些元素作为人的自我价值的基础,就是他们在群众运动所渴望的部分自我的替代品。

    鲁迅先生《阿Q正传》笔下的阿Q,可以说就是这样一个、渴望在群众运动中找寻自我替代品的典型。阿Q是一个普通的伙计,受尽他人欺压,习惯用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瞒骗。但日子久了,他不免越来越失意。在革命党人进城以前,他对革命党人原本是非常不满的。但后来他发现,那些欺负他、看不起他的人,都非常害怕革命党人,顿时觉得成为一名革命党人,一定能够扬眉吐气,所以选择了参加革命。

    阿Q这个人物,始终没能出人头地,一直都是穷困潦倒,可以说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走到了死胡同,是一个“失意者”的典型,甚至可以说是广大旧中国底层群众的典型。

    如果只是寻求部分自我的替代品,狂热分子可能还不能完全称得上是“狂热”,更进一步来说,狂热分子还会将献身革命的价值,作为一种完全自我的替代品。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选择将自我完全融于群众运动中,是因为坚信变革可以证明人生价值,所以选择将集体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以集体目标的实现作为自己人生目标的实现。

    如果认定自我和当今现实都是败坏的,认定只有变革才能带来新生,那么自我人生意义的实现,就是不重要的,只有投身到集体之中才是有价值的,为了证明这种价值,他们甚至可以为之赴死。正面的例子,历史之中数不胜数。比如抵抗外族侵略的士兵,为了捍卫祖国的利益,可以不顾个人的性命毅然赴死。但从反面来说,像二战时期德国纳粹那种“种族优劣论”的战争,就会最后演变成一场人类浩劫。

    所以,综上所述,这些难以排解的失意感是造就狂热分子的温床,而这之中源于对改变和替代品的渴望。

    首先,因为对现实产生不满的情绪,所以萌发了想要改变周围环境的愿望;进一步,他们受到“希望”的感召,会想要投身到一场变革当中去。而这场变革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呢?对他们自身来说,个人理想是不重要的,只有献身集体价值之中,他们才能感到自己有价值,更有甚者会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毅然选择献出自己的生命。

    3

    说了那么多狂热分子的特质。那么,具体来说,狂热分子在群众运动究竟如何发挥作用?

    在这里,用书里的一句话可以很好的解释:“如果狂热者是鱼,混乱就是水。”这也就是说,

    狂热分子在混乱中投入群众运动,也负责加剧混乱,因为他们需要这样一种混乱状况来寻找更多的失意人群,共同加入群众运动。

    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它就是在鸦片战争后,于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爆发的,长期的混乱现实正是催生狂热分子参与群众运动的重大契机。首先是因为当时的清王朝内忧外患的环境,导致了社会动荡、混乱。据《清实录》记载,在1843年-1850年间全国起义和骚乱事件已不下七十起,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人口和资源压力、民间械斗等各种原因,人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产生了一大批失意人群。这些受灾农民、无家可归的人群为了摆脱内心的失意心理,在混乱中选择了加入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运动。

    再然后,这些狂热分子们为了保持这场运动稳步向前,会加倍的制造有利于群众运动的混乱场面。与此同时,这项混乱在当时,也的确制造了更为剧烈的社会冲突,迅速地增加新的失意人群,使得农民起义氛围在运动中期,达到了一呼百应的高潮,太平天国运动的队伍因此不断壮大。

    由此可见,狂热分子能够有效利用社会混乱,发动或者参与一场群众运动,并通过狂热情绪的渲染、运动信仰的传播,吸收社会上更多新的失意人群加入狂热分子行列,同时不断以狂热行动完成任务、贡献力量。

    然而,单由狂热分子所组成的群众运动,只是空有激情而没有方向的无头苍蝇。这势必决定了一个成熟的群众运动应当依靠更多的角色。在书中,除了狂热分子外,作者还归纳出了两种角色:言辞人和行动人,他们在群众运动中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言辞人,是指那些在群众运动中,负责去写出群众运动的信仰、指引群众运动的方向的人。

    罗马教是古罗马人所信奉的宗教,中世纪以后基督教的势力迅速扩张,对罗马教进行抨击,开启了新的宗教改革。而这正是因为在改革最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不遗余力地撰写小册子谴责教士阶级的人,才为后来的宗教改革运动打下了基础。这些言辞人通过传播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扩大影响,为宗教改革运动指明了方向,也为狂热分子提供了一种精神指引,促使他们投入到群众运动中去。

    因此,言辞人在群众运动的开始时起着一种启发、引导和铺垫的作用,他们往往是社会上的知识分子,一般是发自内心地推崇个人的信仰,但手中却没有实权。群众运动的最终走向,事实上并不如言辞人所想象的那么“美好”。群众运动一旦形成,言辞人的指导作用也就开始变得微乎其微了。这时,狂热分子们的情绪开始进入高潮阶段,社会将形成普遍混乱场面,如果不能停止它,运动将会演变至自取灭亡的态势。而这时,务实的行动人应当出场了。

    作者指出,所谓行动人,是指在狂热分子参与群众运动的积极阶段过后,能够适可而止、及时巩固运动成果的人。

    我们所熟悉的名人——印度甘地,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行动人。他为当时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不仅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安抚群众、团结人民,更竭力将狂热情绪铸造的运动成果巩固下来。他有着政治家敏锐的控制能力,以“非暴力”哲学,指导群众运动真正朝着民族独立方向发展,而不是通过暴力活动胡乱发泄。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有着圣人怜悯众人的情绪,努力以尽可能少的狂热分子的牺牲开辟运动成果。

    所以说,务实的行动人及时巩固运动成果,当然很重要,但由于行动人行事风格的不同,也会彻底影响运动的走向。比如,二战时期希特勒对德国、犹太人、乃至世界的破坏都是不言自明的。他以极端而狂热的情绪,鼓动了更多的狂热分子加入到他的行动阵营中去,造成了空前的灾难,行动人以其权势利用狂热分子,这在今天仍是我们需要加以警醒的。

    好了,我们大致上已经了解了狂热分子及言辞人、行动人在一个群众运动的基本分工。

    首先依靠言辞人为群众运动铺路,用语言和文字对舆论产生影响,让民众对原信仰的宗教或政党产生怀疑,紧接着阐明新的信仰和政见内容;
    随后,狂热分子依靠言辞人的语言指示,在混乱中以狂热的情绪不断发展和壮大群众运动;
    最后,群众运动的成果通过狂热分子的力量显现,并由行动人及时巩固,以保证一场狂热的运动,最终能以革命的成功或者其他形式固定下来,将狂热的情绪安抚下来。

    通过解读这些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阶段中,相信你也对群众运动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4

    那么,认识到了狂热分子在群众运动中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再来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既然狂热分子力量如此庞大,那么反过来,群众运动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利用狂热分子,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首先是增强狂热分子间的团结精神。

    我们先前谈到了,群众运动与狂热分子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失意人群为了排解失意,通常会为了找到自我价值的替代品,而选择投身集体,用集体价值来替代自我的人生价值。因此,这就决定了在一开始,群众运动与狂热分子之间就已经形成了羁绊,由这种羁绊产生的团结意识,对运动本身无疑是有重大作用的。但要加固这种羁绊,以增强群众运动的团结,还有更为具体的方法。

    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在狂热分子的情绪中加入仇恨。

    我们以二战时期的德国纳粹主义运动为例。犹太人自希腊罗马时期,在欧洲历来是一个受到压迫的种群;除此之外,由于犹太人与其他欧洲人不同,普遍信奉犹太教,而当时欧洲人普遍信奉基督教,这种宗教上的对立,更强化了欧洲人的仇视情绪;并且,犹太人善于经商,依靠从商迅速敛财,也同样使得其他欧洲人的嫉妒和仇恨。因此,欧洲历史上对犹太人的仇恨,一直是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存在的,但希特勒以政治领袖的力量抓住并且放大了这个仇恨情绪,利用共同的仇恨,吸引众多失意人士不断加入纳粹军队,赢得了异常团结的力量,德国的对外侵略扩张势力,也因此得以在短时间形成气候。

    仇恨是重要的,但要达到仇恨的程度,需要有漫长的历史积淀,还有情绪煽动的共同作用,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群众运动,都能引发狂热分子的仇恨情绪。因此,书中还提到了

    另一种增强团队精神的方法,那就是引导狂热分子对模范进行模仿。

    树立一个群众榜样,是群众运动保持集体意志一致性的重要力量,众多的历史史实也能够证明这一点。比如,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表现优异的士兵会在公共场合得到天皇的嘉奖,我们所熟知的那场关于日本军官举行杀人竞赛的史实,也是这种所谓“榜样”的作用。这些受到嘉奖的士兵就是军队中所树立的模范,他们是狂热的士兵们竞相模仿的对象,最终导致后来更多惨无人道的屠杀行为。

    利用“仇恨”和“模仿”来增强团结精神,可以促进群众运动事业的发展,但它同时带来一种代价,那就是必然要完全抹煞个性,集体利益完全越居于个人利益之上,而且也只有这样,群众运动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狂热分子出于对改变世界、和实现人生价值意义的渴望,会选择融入到与集体价值追求中,所以会越来越趋向于实现集体意志,更进一步就会演变成一种自我牺牲精神。

    以日本武士为例,他们可以说是狂热分子的典型。早期,这些武士或服务于将军府,或流于江湖成为与政府对抗的力量,但一直都是与集体利益相随而生的,最后上升为一种“武士道精神”。它不仅包括对日本武士德行的要求,还有殉死的觉悟,这种觉悟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我们在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对天皇誓死效忠,进而在战败以后,大规模地选择自尽的行为,其实也是这种“武士道精神”的体现。正是由于这些日本士兵们作为狂热分子,他们将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化为集体意志,最终演变成一场浩劫,给中国民众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好了,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以上

    提高狂热分子的力量的两种方法:

    其一,在情绪中引入仇恨、展示模范以供模仿,增强狂热分子的团结精神;
    其二,进一步摧毁个人意志,培养狂热分子的自我牺牲精神。通过这两种方法,使狂热分子可以通过群众运动产生更强的荣光,加深了狂热分子对群众运动的依赖程度,让狂热分子为群众运动的目的赴汤蹈火也变得轻而易举。

    5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讲解的全部内容,下面,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历史中存在着众多的群众运动,更可以说,群众运动不断或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究竟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狂热分子?他们一般在哪些人群中最经常出现?狂热分子在群众运动中所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群众运动又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增强这些狂热分子的力量呢?

    《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作者通过这本书从多角度,以随笔、漫思的方式,介绍了狂热分子及群众运动的本质。根据本书的框架和逻辑整理,我们把书中内容分为三个阶段——

    群众运动与狂热分子的相互关系、狂热分子及其他角角色分工所在、群众运动提高并利用狂热分子力量的方法。
    一开始,我们从狂热分子的分布人群入手,发现了那些从较高阶层跌落至低下阶层的人们最容易对现状不满,产生反抗情绪,从而加入一场群众运动;同时,发现了他们的不满情绪,主要是因为内心的“失意感”。而“失意感”之所以能够指引失意人群走向群众运动,则源于他们对改变的渴望,以及对替代品的渴望。

    接下来,我们试图探寻狂热分子及其他角色在群众运动中的分工情况。我们按照群众运动所必备的要求,详细指出了三种角色:

    狂热分子在混乱中出现,负责让现状更加混乱,以狂热的情绪宣传群众运动的信仰,吸收更多的狂热分子,并以狂热的情绪完成群众运动的相关任务;而在群众运动的开始前,言辞人具有重大使命,负责写出群众的信仰、指引群众运动的方向;群众运动开始走向稳定阶段之时,务实的行动人出现,对变革运动加以巩固。
    最后,我们解析了群众运动提高并利用狂热分子力量的两种方法,第一是利用仇恨、模仿增强群众运动内的团结精神;第二,更进一步的丧失这种自我意志,以培养狂热分子的自我牺牲精神。一旦将以上理论完全建构进群众运动实践上,这种群众运动无疑将势如破竹。

    究其根本,群众运动都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变革,失意人群走向群众运动,成为狂热分子,为之斗争甚至为之献出生命,是混乱时代下他们的命运归途。

    而这之中的“失意”,其实暗示着一种人性本质,作者正是基于此提醒你我,皆有可能在环境作用下成为一名狂热分子。

    本书【配套回顾测试题】,请戳链接→http://t.cn/EtMt0ID

    【相关视频】

    ↓普林斯顿大学公开课《人性——悲伤的快乐》↓

    【关于本书专业词】

    信仰

    来自科学的观点:

    辨明真伪是非的利器,非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莫属。科学方法的基础有二,一曰逻辑,一曰实证——从证据来,寻证据去。而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死敌,是所谓的信仰——不讲逻辑、不顾证据的盲信盲从。

    科学证明人类的道德源于进化,道德与信仰无关。且科学不是信仰,它依赖于证据。

    来自哲学的观点:

    信仰,即是你的信任所在。它与信任不同,信仰同时是你价值的所在。

    因此信仰和人们一般所说的信念有所不同。信仰回答的是人生日常关切最有深度的方面。信仰的对象也是崇拜的对象,在人类经验领域内的万事万物,一切无不是有限的,也只有有限的价值,这些只具有有限价值的事物很难作为信仰对象。信仰是为了超越,超越一切有限,惟有超越现实的无限才能真正成为弥补人自身局限性的希望。“上帝”的真理便是人类寻找到的超验真理,对“上帝”的信仰不是任何经验命题可以相提并论的。

    来自神学的观点:

    神学家对宗教学的研究结果认为,假设人类是“神灵”创造的,每个人都有其神性,这个神性是世界性的,要想使这种神性的本体显现,即要求人必须在自己的本性中变化才能得以实现——诸如一些与世隔绝的道士、远离俗世的高僧、孜孜追求真理的修士等等,只有他们更容易能够接近‘神灵’,更容易获得与‘神灵’沟通的机会,其始终坚信,人类都有求生欲望,人类虽会死,但灵魂不会灭亡,一个人的灵魂才是人的生命本体,只有在经历一个严格的‘清算’过程之后,并在‘神灵’的指引下,会以新的生命重生。

    【关于作者】

    埃里克·霍弗

    埃里克·霍弗经历了传奇的一生,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但积极阅读依靠自学成就了学问。他长年从事码头搬运工作,其许多观念都是在码头工作中形成,因此他也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虽然在1964年成为了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但仍未离开码头。他生平著作超过10部,包括《激情心灵状态》、《变迁的磨难》、《我们时代的脾性》等,因此曾经多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狂热分子》是他第一部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虽然霍弗本人更喜爱《变迁的磨难 》这本书。1983年2月,也就是霍弗死前的三个月,他被光荣的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奖章。

    【关于本书】

    这本书是作者在码头从事搬运工作时思考所写,重点探讨是陷入狂热的乌合之众的人格,也是一本关于人性的思考之书。长期与地下民众打交道的生活经历让作者对群众运动有了初步发现,积极投身群众运动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无可救药了,迫切渴望通过某种方式逃离现在而重生,并且在探寻中发现将生命托付给某项伟业让他们能有效排解内心的失意感,同时集体生活令个人的责任、恐惧、无能可以背弃遗忘。

    自从这本书在1951年出版后,即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在短短期间内便销50万册以上,并被译成10多种语言,成为了多所大学政治系的必读书目。风格酷似法国思想家蒙田与帕斯卡尔的随笔,书中皆是以漫思的形式表现出的智慧思想与一针见血的比喻。直到今天,书中的佳言警句仍然不断被用来引用和学习、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7《狂热分子—群众运动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yo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