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文学简史//隋代及初唐诗歌(下)

中国文学简史//隋代及初唐诗歌(下)

作者: 甘草国老 | 来源:发表于2024-08-05 10:53 被阅读0次

2、隋炀帝时期

浮华绮靡的梁陈遗风再度兴起。代表诗人:杨广。诗风回到浮夸。

隋炀帝改为考试选拔人才,既是初期的科举制度。让有文化的人来管理老百姓。

解释【三元】:乡试的第一名解元、会试的第一名会元、殿试的第一名状元。

杨广的作品是比较多的宫廷风,在他的带动下,很多的知识分子都去写艳诗。少有清新作品.

《野望》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诗作写景流畅宁静。

隋末政治暴虐,民怨沸腾,民间出现了一些揭露社会黑、反映人民疾苦、反抗暴虐统治的诗歌。比如《送别诗》·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这首征人诗,已经像是唐人的七言绝句。

二、初唐的诗歌和上官体

初唐(618-711年)(杜甫出生之前)。初唐诗风,基本上局限在宫廷的狭窄范围内。初,追求中和雅正的风格。反对浮华体例。后,逐渐形成了“上官体”。

比如,唐太宗、魏征的雅正风格。

当时的诗作主要是聚会中的应制诗,用于君臣唱和,也叫宫廷诗。但是,和梁陈的宫廷诗有所不同。梁陈宫廷诗主要是宫殿庙宇,侍女的柳腰峨眉等等。

诗歌,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是富含有个人情感的诗作。

尤其像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的这首《咏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垂緌(rui两声):古代男子垂下的冠带。

这首诗格调高远,借物咏志。

上官体(608-664),上官仪诗作。

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拜相,授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十二月(665年1月),因为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唐中宗年间,因上官婉儿受中宗宠信,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

早春桂林殿应诏

上官仪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

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

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

上官体,巧妙运用风花雪月等自然风物的“影带”效果,形成精致软媚的风格,上官体的应制诗巧妙地避开了镶金嵌玉的华丽辞藻堆砌的凝滞呆板,以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体悟人间百态的变化,在对景物的选取中,注意景物之间的合理配合和色彩料理。

上官体最大特点:绮错婉媚,华丽精工。

上官仪的成就: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六对:

正名对:强调名称的正确性和恰当性,用于区分和定义事物。

同类对:指同类事物的对比,如动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对比。

连珠对:类似于连续的故事叙述,用于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思想。

双声对:利用双声词进行对比,如利用叠字或重复音节的词语进行对比。

叠韵对:利用韵脚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进行对比,强调语音的和谐与美感。

双拟对:通过模拟或比喻的方式进行对比,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八对

地名对:利用地理位置或地名的特点进行对比,如“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

异类对:不同类别或性质的物品或概念的对比,如风与池间树、虫与草上文的对比。

双声对和叠韵对已经在六对中解释过,这里不再赘述。

联绵对:利用连绵不断的词语进行对比,如“残河若带,初月若眉”。

回文对:指正读和反读都有意义的对比,如“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

隔句对:通过句子之间的间隔进行对比,表达复杂的情感或思想,如“相思复相异,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

三、王绩和通俗诗

是和宫体诗并存的“民间诗歌”

1、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 祖籍山西祁县,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大儒王通(王勃的爷爷)之弟,中国唐代诗人, 隋唐大臣。好喝酒。以前官待诏门下省,特判每日给酒一斗,时人号为“斗酒学士”。陶渊明也喜欢喝酒,王绩喜欢陶渊明,都是任性不羁,放浪形骸。

他的诗歌主题:赞美隐居、歌颂饮酒。

唐初田园诗,一方面表达愤世嫉俗的情绪,另一方面流露出颓放一消沉。

意义: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先驱,对唐代五言律诗的形成有一定贡献。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苍茫黄昏的渲染和勾勒,表现出一种寂寞、寂寥。写景清新淡雅,语言朴素,对仗工整,平仄分明,是较早出现的标志唐诗风格的田园诗。

怀采薇:典故,伯夷叔齐,采薇,宁死不食周粟。

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yi)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释义:在房屋北边的菜园锄豆完毕,又从东边田地里收割黄米归来。在这月圆的秋夜,恰与老友王处士相遇,更有星星点点的秋萤穿梭飞舞.

2、通俗诗。

与王绩同时,但与宫体诗风截然不同。有了陶渊明的风格。语言浅显,寓意深刻,类似佛家偈语。

代表人物:王梵志、寒山、拾得(诗僧)

王梵志

世无百年人·王梵志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梵志翻着袜·王梵志

梵志翻著袜,人皆道是错。

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

寒山的诗。写景境界幽美清静

寒山多幽奇·寒山

寒山多幽奇, 登者但恒慑。月照水澄澄, 风吹草猎猎。凋梅雪作花, 杌木[云充叶。触雨转鲜灵, 非晴不可涉。

杳杳寒山道·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反对太过格律的要求,写诗很随意。

背诵下面两首诗歌

骆宾王《边庭落日》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三秦,泛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以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相关文章

  •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1-3)

    第一章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第一节 隋代文学 识记: ① 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北齐、北周旧臣和由梁、陈...

  • 隋代文学和初唐文学

    1、隋代文学 隋朝大一统后,取南北朝文学之长,探索、创新文学。 北齐、北周旧人(旧臣):卢思道、杨素、薛道衡(北朝...

  • 敕勒歌和西洲曲

    每本写唐诗的评论集,都要先写初唐,然后初唐前要带隋代肇始,而又承接自南北朝。 南北朝乐府,颇有魏晋遗风,承接自汉朝...

  • 驳:林庚先生中国文学简史观点白玉堂闹东京只不过为博个好汉名头

    林庚先生《中国文学简史》 里说: 驳:林庚先生《中国文学简史》 里观点: 孙悟空闹天宫和白玉堂闹东京没有区别,只不...

  • 唐诗笔记

    唐朝诗歌分为: 初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李白,杜甫 中唐:白居易,韩愈,李贺。...

  • 盛唐诗歌之特点总论

    在陈子昂复归风骨的倡议和初唐四杰创作实践的推动下,唐初的诗歌风格开始由南朝的绮靡纤丽和初唐绮错婉媚的“上官体”悄然...

  • 碎语——《中国文学史》之初唐诗歌

    汉、唐两代是我国最伟大的时代。唐代可说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可谓已达登峰造极之境。自唐以后,直到今日,流风所披,至今...

  • 三、隋唐文学

    隋及初唐诗歌 卢思道:《从军征》 杨素:《出塞》《赠薛播州诗十四首》 薛道衡:《昔昔言》《豫章行》 从上官仪和沈佺...

  • 诗歌:初唐的诗人知几个?

    唐代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从618年唐代开国到712年开元前夕,这时代基本属于探索阶段,李世民鼓励诗歌...

  • 这个时代,作诗还犯法呀?

    前言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文体。甚至有人说,中国文学史,几乎就是诗歌的历史。 您能想象到,在某个时期,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简史//隋代及初唐诗歌(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yx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