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期末测评卷发下来了,儿子拿给我看,从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计算题、应用题再到附加题,带点难度的基本都做对了,简单的却出错不少。
以前听老师讲过,她说:“你家儿子很聪明,就是有点粗心了”。
对于这句话,大家是不有种熟悉的感觉?
其实,这哪里是粗心,分明就是专注力不够。老师这么说,可能只是为了让我好受些罢了。
前几天,和一个女性朋友聊天,说到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她说自己的女儿在朗读课文时,不仅老读错字,还总是加字漏字,明明那么大个字站在那里,她就像看不见似的,怎么纠正都不管用。最让我窝火的是,她在抄写生字词时,就算照着抄也经常把字抄错。为此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能改正过来。
我问她都想了些什么办法来加以改善?
朋友说:“在家里,每天陪伴她读书和写作业,出现问题时及时地指出,买了一些笔顺笔画地练习册,朗读时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点着读”。
听她说到这里,我瞬间就清楚了,她的办法为何收效甚微。
因为她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说到底,孩子出现的这些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专注力差。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淮南子•主术训》里也有语:心不专一,不能专诚。他们说的都是专注力,告诉我们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
这两天,高考成绩纷纷出炉。有一位温州中学的女生邵奕佳火了,她拿下719分的好成绩,(语文 133、数学142、外语 144、物理100、化学100、生物 100)总分为750分。
邵爸爸在介绍时说,他对女儿取得这么高的分数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奕佳的学习效率非常高,学习的时候尤其专注,玩的时候也很尽兴。
由此更可见,专注力于学习而言是多么重要。
专注力是每个人自出生后就会有的,如果越长大,专注力却越退步,那一定是在成长过程中被外力破坏掉了。
比如:一个孩子在玩沙子,他喜欢铲起沙子倒过来倒过去,玩得自在惬意。而站在身旁的妈妈,一会问他热不热,一会问他渴不渴,在他耳边关心个没完,而这个唠叨的过程,就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又比如:一个孩子和同伴在公园玩,家长在旁边看着 ,会时不时地叮咛,偶尔喊上几嗓子,某某某,别把衣服搞脏了,别摔跤了,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等等之类的话。
这些来自外在的声音都是专注力的头号杀手。
那么,被从小破坏的专注力是否可以重新培养起来呢?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重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有实验表明,孩子的专注力往往会投射到丰富多彩的事物上,枯燥乏味的活动则根本无法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孩子眼里,游戏对他们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游戏充满趣味性,他们就会全神贯注在游戏里。
①“找不见”的游戏。
在一张桌子上摆很多东西,可以是同一类,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让孩子仔细看清楚,看上一两分钟,并记住它们。然后,让他闭上眼睛,父母悄悄拿走一件物品后再让他睁开眼睛,看看少了什么东西。
先从简单的玩起,等他稍微熟练之后,可以升级为不拿走东西,只是变换下位置,抑或再增加一件东西,让他准确地说出来。
这个游戏不仅能训练专注力,还能提高观察力。
②“听声音数数”的游戏。
准备一个不锈钢盆子和一根小棍子,或是用手敲桌子,让孩子闭目凝神,听家长敲盆子,然后让孩子说出家长敲盆子的次数或是敲桌子的次数。
在此说明一下,游戏还是得遵从易到难的步骤,一开始太难,孩子就会反感,不玩了。在孩子能熟练准确地听出数出家长敲盆子的次数之后,可以再增加些别的声音,让孩子同时的听和数。
③打坐静心。
每天带着孩子,找个固定时间,寻一处安静的地方,放空自己,什么都不想,只管打坐,静心五分钟。
现在是知识泛滥的时代,有用无用的信息时刻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和大脑,孩子的辨别能力有限,注意力极易被分散,每天的定时静心有助于培养孩子高度的专注力。
④多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游戏。
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任何事情都可以作为他们最好的游戏。
雨天,找一块沙地,带孩子玩挖沟渠筑坝或是建房子的游戏,给予他思想的美妙;
雪天,和孩子玩堆雪人、打雪仗的游戏,让孩子沉浸在快乐的情绪里;
炎热夏天,可以带孩子游泳。在游的过程中,需要手脚和大脑并用,且不能分心,使孩子感受专注的喜悦。
在玩耍中游戏,在游戏中专注,在专注中学习。
⑤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还记得读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讲小猴子下山。它先是掰了个大玉米,再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看见了又红又大的桃子,它就扔了玉米摘桃子。捧着桃子走啊走,它看见了一片西瓜地,西瓜又大又圆,它随即扔下桃子又去摘西瓜。小猴子抱着西瓜开始往回走 ,走啊走,看见了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追兔子去了。
谁知,小兔子眨眼间跑进了树林子,消失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
我们学习也是一样,肯定不能如小猴子般地三心二意,看见一出是一出,而是要集中精力只做一件事。
⑥最重要的一点,要有充足的睡眠
我们都知道,孩子缺乏足够的睡眠百害而无一利。它不仅会损害孩子的认知功能,阻碍身体的生长发育,还容易导致其精神无法集中,注意力快速下降,性格变得暴躁,对任何事情都挺不起兴趣。
邻居家有个上小学的孩子,他几乎每天都要玩到晚上十点以后才肯上床睡觉。老师跟家长反映说,孩子精力涣散,根本无法专心听讲,还经常在课堂上打瞌睡。
这些其实都是孩子睡眠严重不足的表现。
所以,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充足的睡眠是重中之重。
有了这个基础,孩子其它品质的培养才方有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