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对瑞老师说:“我家的孩子到现在快十岁了,还这么不懂事?”我对他说:“孩子有懂事的那一天,不用太急。”我跟他讲起了自己女儿的成长故事。
关于女儿的成长
发生在女儿身上的一些事情,让我对孩子的成长有了更深的认识。
前不久,孩子回来告诉我,学校开展"小督查"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学生督查家长和师生的不文明行为,参与学校管理。每个班级有一周实践时间,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女儿的任务是监督家长在学校的不文明行为。对此,我没有表态什么。以前女儿对担任班级和学校的学生职务不热心,我们曾鼓励她积极参与到班级和学校的活动中去,但她认为参加公益活动会耽误学习,我们也不再勉强。一周下来,女儿找到了我,向我讲述她一周以来是如何认认真真履行职责的。她戴着小督查的的牌子,让我给她照张像留念。她说:“我还舍不得这牌子呢。”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曾多次为她不讲究外在形象而教育她。她振振有词:"你们不是说一个人,首先是心灵美吗?作为学生,首先要学习成绩好啊。"的确,我们为鼓励她在学习上用心,曾给她讲述了这样的道理。进入六年级以后,我慢慢地发现,她在镜子面前站的时间多了。我感到很奇怪,问她为什么讲究了?她告诉我:"我身边的同学都在讲好了。我既要做一个心灵美学习好的学生,还要做一个形象好的学生。"
我们住在教师宿舍区。以前每天晚上做家庭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我鼓励她去问问住在楼下的她的数学老师。我说:"别的同学还没有这么好的资源呢。"她不是说这个原因,就是摆那个理由,总之不愿去。前天晚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她主动地说:"我去问问老师吧。"我听了以后,看了她好半天。
女儿入小学以来,就开始练习书法。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与其他的同学比较,进步不大。在我看来,只要她有兴趣就可以了,在效果上没有特别强烈的要求。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她把自己写好的一副书法作品赠送给我。这副作品让我吃了一惊,我说:"你写得真不错。""当然啊。小学还有最后一年,再不写好就对不住自己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227/669511cbff5f457a.jpg)
孩子有一种自然成长能力
面对女儿身上发生的一个个变化,我感慨很多。有时我问她:"你现在怎么变得这么懂事啊?""马上要上初中了,长大了,不变好怎么行呢?"我笑了起来。想想自己确实没在她的身上操什么心,也没给她制定很高的标准,只是有时把自己的建议告诉给她,一切都在随意中。
我想,这不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孩子的变化其实就是一种自然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发育,更是心智逐渐成熟,是生命个体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的存在。从生命特征看,孩子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自觉的发展愿望和动力。这种愿望和动力,在大人的自然牵引中,到一定阶段慢慢地释放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227/f4ea1abc70dd577a.jpg)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孩子是有自我成长的生命力,就像一棵树一样,是能够自我成长的。做家长的就是站在一边,适时地引导,见证孩子从小苗成长为大树。
起跑线是大人心理在作祟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这是两千多年前触龙劝说赵太后的话。两千年后,这句话依旧可以作为许多中国父母的共同写照。但这种爱在孩子眼中,可能早已变了一种味道。
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和学校一起,早早地把懵懂的孩子与分数和能力绑在了一起,希望自己的孩子远远地把别人抛在后面,而全然不知、不顾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幼儿园开始学习小学的内容,而有些内容,孩子上了小学,老师不用教,自己就会知道。如同田里的庄稼一样,孩子成长有自己的阶段和规律。什么时候抽穗、什么时候长成果实,都有自然规律。
曾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担心他们不聪明;在孩子入学后,担心他们学习比别人差;稍大一点,担心他们能力跟不上别人。于是,各种担心变成了对孩子的种种要求,自以为是地为他们设计成长之路。甚至有些家长把孩子作为神童培养,呕心沥血,施重肥,加催化剂,不断加码,这无疑是古时拔苗助长情景在今天的再现。当我们的要求超出了他们年龄阶段的范畴,他们不堪重负,有选择性的的接受,甚至逃避、拒绝。近些年来,一些规规矩矩听命于大人的"神童",虽然取得优异成绩,但由于情感、心理压力等原因最终厌学,甚至弃世的案例,无不在说明,早产、催化不能保证孩子一生的幸福。而所有的这些,都是大人功利心在作祟。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227/9aba652434d219c3.jpg)
孩子的成长是孩子自己的私事,无关他人生活,无关大人的尊严。每一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人生轨道。父母让他在适合的人生轨道上成长,这才是“为之计深远”。
别在春天里摇晃孩子们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是栽培作物,农业产品是有生命力的,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属于它自身的内在力量。对于这种内在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满足它。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季节,有不同的栽培方式,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要适时追肥浇水,适时除草松土;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强制它不生长。同样,如同农作物一样,孩子本身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自觉的发展愿望和动力。教育最重要的职责是适时保护并持续激发这种发展愿望和发展动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227/7cc93a6290f4f629.jpg)
在对待女儿的教育问题上,我时常问自己两个问题:你了解你的孩子吗?你了解现阶段你的孩子吗?作为成长中孩子的家长,要熟悉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帮助自己的孩子。一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霸占孩子的心灵,即使孩子的选择不符合家长的意愿。二是要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够尝试不同的事物,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不过早地给孩子兴趣与能力下结论。成长本身就是生命不断探探的过程。三是要及时地表扬及认可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家长要给予鼓励加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帮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四是关爱适度。过于放任会导致孩子缺乏规则意识和自我约束力,过于严格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让一个孩子快速成长,做超越年龄阶段的事情,就是在春天的时候摇晃一棵苹果树,不但不能摇下苹果来,相反使得苹果花纷纷落地,以至于到了秋天应该收获的时候你不再能收获到苹果了。
做好拔草、施肥、除虫,给它阳光,给它雨水,静静地等着苹果长熟吧。最好的教育就是最合适的时候给孩子需要的东西,不急、不抢、不争分夺秒。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227/fac5c60325a7e27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