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儒家文化在中原这片土地上萌芽发展,欣欣向荣。时间流逝,精华积淀。到了当代,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无论古人还是现代人无不在它的熏陶下成长,心中围绕着浓厚的儒家气息。但当今一种矛盾愈发尖锐,那就是儒家文化知与行的矛盾。这位同学的疑惑正是当代人的疑惑。他们的疑惑显示了他们认为儒家文化每一条都须贯彻在一件事上,否则这就不叫儒家文化的行。他们对于儒家文化最关键的一点——灵活,缺失认知,所以他们产生了疑惑。
灵活是变通,不呆板,不拘泥。灵活蕴含在儒家文化。“因材施教”孔子针对不同人教育方法不同提现了灵活性。正是这种灵活教出了博学多识才能不同的学生,思想逐渐繁荣多样,儒学思想的多面性也因此发展。汉唐时佛教传入,道教发展,儒家没有拘泥于固有模式,而是灵活地吸取别教的精华得以快速发展。灵活使儒家文化在这历史漫漫长河中永存光亮,没有像别教一样转瞬即逝。
灵活勿教条。儒家文化灵活对人如此,对事亦如此。所以对于公交车事件,我们应“约己以礼”,遵守规则有序排队,你的行为正是大家想做的,若遇见有人插队应“礼之用,和为贵”和缓地规劝他注重关系和睦相处。所以说,正确灵活地运用儒家文化是不会上不了公交车的。生搬硬套儒家文化则成了教条主义,不懂灵活变通,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在公交车上硬要一位老太太礼让位置给残疾人,硬要让生活艰难的妇女解衣推食等等行为是十分荒谬可笑的。白鹿原里的白嘉轩正是儒家文化的教条主义者,他死死地遵守着儒家三纲五常,以致家中毫无人情温暖,他也冷漠极了。我相信这不是他想要的,他心中也想家庭和睦温馨的。
国家领导人说要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儒家文化的深刻含义,构筑中国精神。所以我们深刻学习儒家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灵活运用。人际交往中以和为贵不冷语冰人,在职时各尽其能不尸位素餐,救焚拯溺不做冷漠看客,正直清廉诛不必贵。这样儒家文化方能弘扬,人民文化自信方能增强,中国精神方能发光!
灵活勿教条!
![](https://img.haomeiwen.com/i653637/1df85d2d86b237d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