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译:孔子说:“君子担心死后自己的名字不被人称道。”
我以前不太明白,人死了为什么会要大办丧事。现在我明白了,就是为了彰显你死后,还有人记得你。
有些人去世后,但精神留在人间;
有些人去世后,但作品留在人间……
而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其实是再说要在活着的时候做到实至名归。因为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很有名气,而老了又是“国宝”级人物。他担心自己盖棺论定的时候配不上这样的名声。所以在活着的时候努力的提升自己,做到名实相符。这样就会对得起那些信任自己的人了。
孔子是把“名”当成了自己的驱动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多人“为名所累”。这就是很多政府高官、公司高管会出现“德薄而位尊”的现象。
推荐书籍《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2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
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
小人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君子的一面,也有小人的一面。我们要做的就是使自己君子的一面大于小人的一面。
为什么会出现小人求诸人的这个现象,主要就是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偏差。
比如现在绝大多数的家长,孩子只要考试考不好,就会说“你真笨”、“你就不能用点心”等之类的话。这样就会认为孩子成绩不好,自己没错呀,都是老师教的不好,都是孩子不好好学习等原因。说白了就是给自己推卸责任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罢了!
君子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孔子认为,成为君子的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责任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从自身找原因。从他人身上找原因,实际上是在转嫁责任。之所以要这样做,首先在于,主动去承担责任说明这个人思想的独立和成熟。其次,我们无法控制他人怎样做,但是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具备承担责任的勇气、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职场上,都可以独当一面、不断进步。
推荐你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