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即洞悉事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概念,普遍以及自洽。而感悟则是体察人心,能够换位思考,善解人意。
佛家曾提过“所知障”,也就是说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反而会给别人带来刺激。好比你高数考了满分,你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不及格,你不能给别人说我觉得高数很简单呀,为什么你不及格。再举个例子,当朋友一起聊天问到在哪里读书,你可以说你在北京上大学,不能直接说我是北大的,我是清华的,虽然事实确实如此,但因为自己的优越感会让别人觉得你在蔑视他人。
孔子也曾教导弟子,“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把直的放在弯的旁边,把对的与错的相对比,就能立刻分辨对错。举个例子,当你看到一些绘画时无法分辨优劣,但是当你看到一些更差的时,你就觉得前面的是好的。虽然无法说出好在哪里,但就是知道。这就是感悟的力量。
思维要求我们能够洞悉事理
苏格拉底问游叙佛伦,什么是虔诚,游说就像他这样的,能够大义灭亲在父亲犯错时举报就是虔诚。苏说我问的是虔诚的概念,不是例子,游说虔诚就是佛喜欢的。苏又说那是因为虔诚所以佛喜欢还是因为佛喜欢而虔诚。游说自然是虔诚所以佛喜欢。苏说佛希望人们虔诚一定是有求与人,佛无欲无求,又怎会有求与人。游实在无话可说,只好说虔诚就是佛所喜欢的。苏又说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游最终借口有事先走。
苏格拉底与游叙佛伦的对话,充分反映了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既要有感悟能力,也要有思维能力,既能体察人心,又能洞悉事理。能做到这两点,我们的人际关系,工作能力会一定程度提高。
注:以上来自武汉大学某教授公开课观后感
2017年3月19日
芦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