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副业半途而废的反思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副业半途而废的反思

作者: 小木山庄的溜溜 | 来源:发表于2023-12-24 19:54 被阅读0次

在我开始接下来的长篇大论之前,我先把我反思的结果写出来: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自媒体存在的理由不是让我成为“我应该成为的人”,而是让我直面内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经济学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在边际上思考问题,我接下来一分钟的行为需要付出什么成本,会得到什么收益,而不去思考过去十年我已经付出了多少成本。过去十年的付出是沉没成本,在做未来的决策时,沉没成本不应该被考虑进来。

我在2023年3月份参加了升值计的升老师的自媒体训练营,在升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创建“小杨的经济学”这个账号的。

升老师建议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寻找账号的定位:现有的资源、特长、爱好。现有的资源很好理解,比如说我是一个经济学在读博士生,那么我天然就可以输出一些关于经济学的内容和知识;特长也容易理解,就是我现在有的技能,比如我还是挺能写的,那么我可以输出一些写作技巧;爱好是一个我以前没有想过的方向,其实就是现在感兴趣但还未掌握的技能,在开创自媒体的过程中一边输出一边学,时间长了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比如我爱好写故事和小说,如果我能够坚持下去,有可能会出成绩。

写作是一个门槛相对不那么高的副业方向,而经济学的门槛相对高一些,在读博士生的身份也显得专业一些。升老师帮助我建立的定位就是输出适合日常生活的经济学内容,进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科普。于是我重新打开本科一年级时候的《经济学原理》,从头开始重新学经济学。

我在5月份左右彻底放弃了更新。小红书里的内容获得了一些小伙伴的点赞和收藏,在我断更期间也陆陆续续获得一些流量;微博里的内容则因为有升老师的引流,获得了一些粉丝。

我在3月到5月之间,更新得非常痛苦。事实上,我直到12月份再次听升老师的自媒体课的时候,才敢把我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我真的不喜欢经济学,我觉得我过去八年的经济学并没有学到家,我觉得我一知半解,我觉得这个账号我经营不下去了。

也许有人要问了,我既然不喜欢经济学,为什么会一直读到博士。

当年高考结束之后选择专业,我根本没有什么概念。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盲目,埋头苦读十几年,没有人问我们究竟将来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埋头苦读,好像一切都要等到最后考完了,分数出来了,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想清楚。反正我是没有想清楚的。别人都说经济学容易找工作,当年交大在浙江文科专业就招经济金融大类和工商管理大类,我选了经济金融大类。

本科毕业之前因为想要逃避工作所以想要继续读研,因为想要逃避考研的痛苦以及思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的痛苦,所以选择了保研。

研究生阶段因为想要逃避实习的痛苦所以想要继续读博,于是就到了今天。

在一个专业读的时间越长就越难回头,因为前面付出太多了,想要更换赛道太难了。一开始只是一辆自行车,掉头很容易,后来变成一辆小轿车,掉头已经很难了,现在已经是一列火车,我很怀疑还能不能掉头。

这就是沉没成本。从2015年到2023年,八年的时间,是我在经济学上付出的沉没成本。最可悲的是我感觉自己并没有学好,什么都学了个半桶水,3月到5月期间的每一篇更新都让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一句话讲错了,被人嘲笑说你一个在读博士生居然连这个都会弄错。

12月份的自媒体课上,升老师听完我艰难地表达之后,并没有批评我不思进取,也没有批评我不懂得迎难而上。升老师的话让我意识到我这种好学生心态一开始就错了:“在做自媒体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想明白自己未来应该怎么做,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开辟自己人生中另一条路。在互联网上做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人生赛道,职场赛道很难换,所以自媒体是一个拥有不一样活法的机会。”

我一直想要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对经济学很精通的人,生怕别人看出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小心翼翼回答小红书里的小伙伴在留言和私聊里问我的问题,生怕让小伙伴失望。

但是其实我做自媒体的初衷是想要做一回不一样的自己,想要体验一下跟现实不一样的生活,而不是伪装一个更完美的自己。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当时会更新得那么痛苦,为什么断更之后几乎不愿意再打开小红书和微博。我害怕看见读者的批评,害怕别人不喜欢我,害怕我的不完美会暴露出来。

我今天看《高敏感人士的幸福清单》,里面有一些话让我感觉有被戳中。

“如果你想要通过社交网络找到朋友,请不要发表迎合外界的内容,而是发表自己内心认可的、认为好的东西。”

“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的内容受到好评是值得开心的事,但是,如果有‘要是没有人说‘好棒’就没有意义’等被点赞数支配的想法,或者以‘被人认可’‘被很多人看到’为目标的话,表达难免有局限,你也会因为偏离自己真正想表达的内容而变得不快乐。”

难怪我变得不快乐了呀,难怪我把输出和更新当成一种负担了呀。我得先体验“表达本身的幸福”,才能写出让读者感到有触动的内容。“如果你想以真实的自我和他人建立联系,首先要和自己建立联系,然后再用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和他人建立联系。”

我想我应该思考一下接下来我究竟应该写些什么。我应该还是会写经济学有关的内容,希望我能够更加自然轻松地输出和创作。

相关文章

  • 沉没成本进阶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是成本,但沉没成本不是影响未来决策的成本 存量是不能被清空的,因为存量不是沉没成本,存量...

  • 沉没成本与数字货币投资时机

    沉没成本根本不是成本。对于好的数字货币,放弃沉没成本坚持投资。

  •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反思20170318】

    今天学了一个重要概念——沉默成本不是成本。 成本是放弃了的价值最高的选项。因此,有选择就有成本,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

  • 沉没成本 不是成本

    什么事沉没成本,是哪些已经付出的成本已经沉没了,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了本,所以是成本。 对于沉没成本,我们要么果断...

  •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朋友圈看见一位平时很少联系的朋友自己创业,开了一家眼镜店。思绪再次被勾起,不由地想到一个问题:同时像一位帮助过自己...

  •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冠以成本名字的概念,例如沉没成本,但沉没成本是不是成本呢? 答案是沉默成本,不是成本,我们说...

  • 沉没成本破局

    沉没成本拆解 1.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2.沉没成本是无法收回的。 联系: 1.投入了感情,时间,培养出的习惯,对于...

  • 已经投入了这么多,该放弃还是坚持?

    做一件事情容易半途而废,是因为我们对这件事投入得太少,造成沉没成本过低。 沉没成本,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如...

  • 小白经济学丨结婚后发现不合适,到底应不应该将就着过?

    经济学科普之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经常听到周围人有这样的论调: “已经恋爱...

  •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之前一直认为经济学很难学,总觉得经济学枯燥乏味,不容易理解。但自从遇到了薛老师,感觉一扇经济学的大门已经向自己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副业半途而废的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eh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