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我们似乎一直对他存在着误解,总是以为只有进入学校读书、被老师灌输知识才是教育。而对于读书,每个家长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总是认为这是孩子唯一获得自己人生的机会,拼命在乎孩子的考分,更是把高考看得重于一切,以为这是人生唯一一次可以改变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
其实,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毕业才是自己人生的真正开始,他们在拥挤的人才市场并不比寻常人具备更多的优势。起先,他们拼命想获得一份职业养活自己,但很多人最后却发现,那耗费了自己青春和精力的工作,并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职业。
在人生的旅途,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成长又一边感悟,其实不管读没读过大学,每个人都在试探着,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路。读大学,并不能决定我们的人生路,不过,读大学确实会让我们更看清自己,更适合走在哪条路上,也比没读大学的人存在着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
基于我们国家应试教育的公平,每个人都有获得这种选择权利的机会,但也正是基于这种公平,我们的教育没有顾及到每个孩子的不同,用了一种最古板最统一的教育方式。
这导致我国的人才都是考试机器的佼佼者,但在工作领域和自己的人生中并不一定都是杰出的贡献者。我国的教育更像昊一群人在争取一个更好的机会,对把一个人教育成一个更完整、更独一无二的人,似乎缺少了些内容。
西方的教育制度相对宽松,但也有利有弊,但不管在哪国接受教育,想要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一定的机会,都是要付出自己的努力的,每个人成长的曲线是不同的,但每个人想到达的好的终点肯定是在同一个方向。
从13岁就去奥地利求学的杨佳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教育就是老师和家长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在她的《陪孩子找到自己的路》这本书中,她详细地记述了自己留学的经历和各科老师对她的教育,以及她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看到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和各有利弊,并记述了奥地利在教改方面做出的努力。
一、求学感触
教育不需死记硬背,没有标准答案,志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杨佳恬出生在台湾屏东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但因为学习钢琴被自己的奥地利籍音乐老师赏识,建议她小学毕业后去奥地利学习音乐。没想到13岁的她就回家去对父母说,要去奥地利学习音乐,父母竟然同意了。
来到奥地利后,他亲身体验到了东西方教育的不同。首先老师不要求孩子们死记硬背,回答问题不能用书上的话语,一定要用自己的大脑重新组织语言。
这让初来奥地利学习的杨佳恬很不适应,但她得到了老师的意外鼓励。一次考试,她做的题一个也没对,但老师给了她满分。老师的理由是你经过了自己的思考,用比较新奇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不足以证明你比其他同学思考得更多,更优秀吗?
奥地利老师的这种行为真是大出我们的意外,如果是我们的老师批改到这样的考卷,看到你天方夜谈地大写一通,不气得七窍生烟才怪。但是西方教育志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所谓的标准答案并不会太执着,相反,如果你写得和老师讲解的答案一字不差,则可能得零分哦。
因为他们不要回声虫,不要复读机,如果教育没有对一个孩子的大脑和心灵产生任何触动,仅仅复影知识,是对一个孩子毫无用处的。毕竟强迫背下来的东西会忘,但对心灵产生的涟漪和脑中激发的反应,终会被人体记忆而永远贮存。
二、教育理念
永远握住孩子的手,没有一个应该放弃。
西方的教学理念不仅仅在于开发大脑,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更包容孩子成长路上的跌跌撞撞,他们深信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们自己的价值,每个孩子都不同,但每种不同都可能带来人类的进步。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也许青春期是最不好处理的一段时间,但我们传统的教育中从未涉及青春期这一词,而是以尊师重道的高压手段来打压孩子的个性化。
而近代的思想解放,也让我们国家认识到了孩子的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段,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与包容,用耐心与爱小心地陪孩子走过人生的这一高危时段。
杨佳恬虽然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女孩,但作为一个小留学生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与父母远隔重洋,身心得不到有效的爱抚,也出现了叛逆逃课、故意挑战老师权威底线的事,但理解她的处境和她正处于这一特殊的成长时期,老师都一一包容了他。
甚至在她故意考试翘课之后,法文老师在发回的试卷写上了“生病请假,不记分”的字样,杨佳恬看到这一行字,顿时热泪盈眶,心中充满了愧疚感,发誓以后好好学习,珍惜老师的这份爱护。
杨佳恬在奥地利曾两次被校方退学,但都在老师们的帮助下重回了她想读的音乐艺术学院。一次她离开音乐学院两年,在她称为“香水老师”的带领下,一天天变好,“香水老师”故意安排她表演,让她以前学校的校长看到,好为她申请重回音乐学院,而默默地做着这一切的老师,却一直是背着她的,甚至不祈求一声感谢。另一次法文老师与她的母亲一起向校长求情,让她争取到了留学查看的机会。
今天我们看到的音乐演奏家杨佳恬知性、大方、自信、温暖,都要感谢当初老师们的温柔和坚定,始终不放开她的手,一次次把她快要走上歧途的人生攥回来。
原来每个孩子成长的路上,都会有各种情绪与纠结,数次面对岔道口的诱惑,但这始终要我们养育者和教育者用自己坚定的温柔,耐心地陪他们走过人生的岔道口,让他们找到正确的路。
三、教育改革
没有完美的教育方法,每种体制都在摸索中改进。
西方的教育更自由、更包容,这是我们羡慕的,这也是很多人要让孩子们早早留学,接受西方教育的目的。但自由、包容并不代表你的孩子从小就不用努力,他们的教育过早分流,会造成阶级的固化,使底层孩子失去更多可能竞争的机会。
奥地利小学四年,中学八年或四年,但它不同于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四年后,孩子们就会分流,优秀的孩子会进入普通高级中学,进行八年的学习,以培养大学生为主,略差的孩子则进入新式中学,学制只有四年,侧重于家政及手工艺等实用课程,毕业后即可投入社会进行基础性的工作。
普通高级中学志在培养优秀人才,就读的大多是精英阶层的儿女,新式中学志在进行职业引导,就读的皆来自平民家庭,这种教育制度会固化阶层,使更多平民孩子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
但我国不同,九年的基础教育使所有孩子几乎具备了相同的竞争起点,如果中学辍学,日后想继续深化知识,或在某领域进行深探,都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而如果像奥地利只进行了四年的基础教育就分流,进入新式中学以学习技能为主的学校学习,他们就完全失去了以后跃迁阶层的可能,世世代代都不得进入精英阶层。
这种教育制度看似宽松自由,没有学习压力,其实是固化阶层的一种行为,让懵懂的孩子过早的失去可能的人生,相对我们的教育制度更不公平。当然,想要进入精英阶层,你必须在小学四年就足够优秀,才能获得进入精英阶层的门票,这又怎么能让你的学习更宽松自由,没有压力呢?
所以,对一个有野心的人来说,上进永远是必须的,刻苦努力的学习是必备的。所谓的公平与不公平都是相时的,如果你允许自己开始轻松,后面你就得体会不轻松,如果你前期能够忍受不轻松,你后来的人生就可能更轻松。
我们正在进行教改,希望教育更人性化、更个性化,更具实用性,奥地利也在进行教改,希望能打破这种固化阶层的教育体制,试图把普通高级中学和新式高中融合,使教育更公平。
但不管怎样,教育都是为了让我们找到自己的路,而不是一开始就被原生家庭和命运定义。为了找到这条属于自己的路,你必须翻过层层荆棘,爬过道道高坎,像小鸟一样执拗地飞往你的山。
教育,要父母一路地陪伴与支持,也要自己一贯的坚持和努力,才能最终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并走上去。这就是从小留学并经过重重挫折终于走上正确人生道路上的杨佳恬要告诉我们的。没有完美的教育制度,可以让你不付出努力就获得成功,不管在哪一种教育体制下,找到自己都是一条艰难的路,总是需要你步履不停才能到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