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是第四章——持续读书的五个习惯
阅读好书,就像跟过去的最优秀的人物对话一样。——笛卡尔
写完题头的名人名言,突然冒出一个想法,笛卡尔是个读书大家吗?本书作者引用了多次笛卡尔的话。
维基: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是二元论唯心主义跟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思考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欧陆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哲学。
本章终于到简单粗暴的方法教学阶段了。要想通过做一件事情来获得收益,通常来说还真需要将这件事变成近乎习惯。
回归本章,持续读书的习惯有哪些:1.建议“自问自思”;2.不单单用眼睛看;3.光有书架就能变聪明(合理利用书架,读些让自己有物理上接触的实体书);4.一天一本的读书方法;5.输出,让书有血有肉。
具体到每一条,由于是方法论,在这里我对一些让我受用的部分进行了大段的摘抄:暂时不做总结。
1.只要养成边提问边阅读的习惯,就能提高兴趣和关注的持久力,从而更容易吸收书中的内容。
2.我在读书时若遇到作者的提问,会用括号把问题括起来。 就算不是明确的提问,只要我觉得“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定义应该有其理由”,就会同样用括号括起来。这样一来,我首先能弄清楚作者是以怎样的问题意识来写这本书的。明白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对话如何展开,也能预想到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提问,甚至自己也能养成边提问边思考的习惯。不是“自问自答”,而是“自问自思”。
3.如果只基于自己的经验来思考,“经验值”就会很难提升。 如此一来,问题的发现也会变得困难。 就这一点而言,书中塞满了各种人物的经验。读书的一大好处,就在于能把别人的经验“错以为”成自己的经验。也可以认为,读书本身就能增长经验。 事实上,到了如今这个信息化社会,现实经验与读书经验之间的分界线正逐渐变得模糊。
4.听着专业人士饱含情感地朗读,更容易在脑中形成画面。当然,这些作品我也看过了无数遍,但听起来还是别有一番味道。
5.要根据不同的书来改变阅读速度。根据目的和难易程度灵活应对即可。
6.一般的书里也有不少难以理解的内容。越有价值的书往往越难读懂,所以有时会犹豫该不该开始读。在这种时候,请不要犹豫,直接开始读吧。不妨事先做好需要花些时间的心理准备,使其成为生活中的固定节奏,一直坚持下去。//在开始阅读之前,弄清楚难懂的原因,确认是由于翻译不到位,还是内容本身过难。 若是前者,请放弃那本书,寻找其他译本。若是后者,可以事先阅读解说书籍,或选择附有注释的译本。多少掌握一些预备知识,即便是难懂的书,往往也能逐渐理解。 在此基础上,再去判断其难懂程度是否在可理解的范围内,若超出范围,则看是否由于自己的知识量不够所致。当然,就算有不理解的部分,也没必要过于自卑,此时可以优先选择跳读。
7.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读书的习惯。如果整整一天什么也不读,就相当于偷懒不参加智慧训练,大脑会变得迟钝,有时甚至还会退化。
8.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是衡量标准之一。比如针对一本书,若能像大学讲义那样花一个多小时解说,就证明吸收度非常高。但日常读书可降低要求为“是否能把书的内容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向别人说清楚” / / 从一开始就以“一两分钟讲清楚其内容”为前提,然后再开始阅读。/ / 此外,还可以从一开始就假定好要述说的对象,例如,“我要把这段话讲给某某听”“某某肯定会对这段话深感共鸣”“这部分应该建议某某读一读”……像这样想象具体场景,读书的兴致就会愈发高涨。我在读到搞笑的地方,就会标记我原创的“爆笑符号”,再特意把这部分推荐给别人。 哪怕身边没有合适的对象,也不妨碍输出,只要在博客、推特等社交工具上稍微写写就行了。像 Mixi、Facebook 等半公开的网络环境,做起来或许更容易。在其中互相推荐好书,既能起到刺激作用,也能锻炼彼此的精神。如此轻松就能实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今真是一个好时代。
9.用“转换视角+引用”为交谈增光添彩 想让“输出阅读”变得更有效,需要满足两个要点。第一,讲述时不要采取俯瞰全局的角度,应该以自己的感性、体验为主体,比如自己对这本书的哪些地方感兴趣,对哪部分内容印象深刻。至于作品梗概或内容简介,只要看看各出版社提供的目录或网络信息就能知道。反正是自己说,不如加上自己的体会。留意这样的输出,也有助于强化记忆。 第二,在说明时尽量引用书的部分内容。 记住这一点,读后的记忆和印象就会更容易被唤醒,也就是成为阅读的“证据”。有些书没必要巨细无遗地统统看遍,这时就可以快速阅读,来不及反应的地方直接跳过即可。倘若遇到有趣的部分,就可以稍微放慢速度。
10.需要学习的地方:读书会
基本规则只有一条——大家事先指定一本书,在读书会前都要读完。到了读书会当天,大家只要像前文提到的那样,不断讲解内容就可以了。 这样做有不少好处。首先是读书有动力。既然对方也会读,自己当然不好意思马虎敷衍。同时,又因为这种场合并不要求精确细致,要讲解的内容也不是特定的多本书,所以允许做出大胆的阐释和发言。这种适度的紧张感,能够增强进取心和集中力。 而且别人介绍的书,还可能是自己平时不读的题材。相互介绍的书,应该不是那些过于难懂或水准很低的书,所以读到好书的可能性很高,是拓宽视野的绝佳机会。 另外,这样也能加深对一本书的理解。听着对方的评论,往往能惊讶地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这样一来,既可以按对方的观点重读一遍,也可以试着提出反对意见。当别人的光芒照亮自己的盲点时,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可以说,这正是参加“读书会”的最大乐趣。 还有一点,读书会能让自己与对方的距离一下子拉近。根据对方介绍的书,就能大概知道对方的兴趣爱好,下次再介绍书时,就会想“这本书也许比较适合他”。同样,自己指定的书,也能让对方大致了解自己。这难道不是很高级的交流手段吗?
映射交流:口头所说的话也很容易过耳即忘,难以长期留存在记忆中,而且常会逐渐跑题。既然好不容易指定一本书为主题,就应该尽量把“锚”固定在这个主题上,并且令其长期留在记忆中,这样才有意义。为此,在说话的同时,还应该“动手”。 需要事先准备 B4 大小的白纸和圆珠笔(最好用三色圆珠笔)。不要只是口头陈述意见,应该把关键字或关键词组写下来。 例如,与内容有关的基本信息用“蓝色”,重要信息用“红色”,个人感兴趣的话或自己的意见等用“绿色”。像这样定好颜色,即使潦草书写,也能明显区分。比如小说,出场人物的关系图用“蓝色”,人物性格、面对的难题或事件用“红色”,相应的意见和评论用“绿色”写下来。
当然,记笔记的不是一个人。当对方写下某个关键字的时候,若是自己的意见与其一致,可以用“红色”圈起来;若是存在异议,可以写下与之对立的关键字,或者从对方的话中寻找灵感,指出其他的关键字。可能的方向有很多。还可以画线把这些项目联结起来,或者用箭头导向新的论点,或者以图示化的形式明确概念。 这样一来,首先能确保每次谈话不会白费功夫。听到所有发言都能体会到一种充实感,仿佛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还有,这样能让你在加深理解书的同时,自然得知对方的想法和爱好。
》》》》以上
学习到的重点是不仅要多读书,读书过后还需通过各种输出的方式对书本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假设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将书中的一些东西讲给自己喜欢的人。或者是要通过读这本书完成一个presentation,读完后自然需要进行一定的总结和输出。输出过程不局限于复述原文内容,争取引用一定原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说出自己的 理解看法。当然,现在的方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读后感也是很好的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