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师父发现了我的漏洞,连中药基本的煎服法原则都还不太明白。
煎服法是治好病人的关键步骤之一。
病人是否能恢复健康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病邪的轻重、医生的诊断、用药精确、抓药是否精准、药材的质量、煎服中药的方法、饮食忌口、心理状态、日常作息、气候,都影响着恢复的效果,而一个医生不可能控制好所有的因素,故每个人的恢复效果都不一样,所以说“医渡有缘人!”
但医生应该要协助满足可控制的条件,例如必须告诉病人正确的煎服中药方法,而病人是否按照规矩去做就不是医生能控制的了。
煎法
煎药前:
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需选用陶罐、砂锅,切忌用铁铝锅,因为某些中药会与铁铝发生反应。
二.浸泡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1-2个小时,水量要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按药的种类酌情增加水量)。
煎药时:
用武火(大火)烧开后,转文火(小火)。
一.感冒药:转文火再煎五分钟即可倒出,因为芳香类的中药 ,其气容易走散,不可煎太久。 (后下药 滚1-2分钟即可)
二.调理药:转文火后再煎20分钟倒出,复煎时加热水再煎10分钟倒出,头煎复煎混合后饮用。
煎药后
一.存放:待药液凉后置于冷藏室最多可放五天。
二.再热:在喝药液前,加热时不需要煮沸,只要达到温水的温度即可。
服法
1.服药量:一剂服~日,一日~次
2.服药时间:早 中 晚 饭前 饭后
3.服药方式:代茶/代汤
4.服药温度:温/冷
就像此次口服液事件,即使只有一瓶,量不多也是要严格按照服法去做的,因为脾胃本身虚弱,温服才能更好发挥效果。
妈妈问到“那能不能用嘴含热之后再吞下去呢?”我想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加热也是在耗散身体的元气啊,那不是与医生的初衷反其道而行了吗?
感恩师父,安哥,婷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