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呀,我是Erin,一个致力于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的终身学习者。我们继续拆解《认知天性》,今天拆第二章第二小节。
第一章我们学习了检索练习、间隔练习两个有效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应用到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当中。
首先是学生。预习、课堂上、复习都可以应用这两个方法巩固学习的内容。
预习过程中,把重要概念和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设置成问题,预习完后再作答。还可以想想跟之前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新旧知识的融合,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上,带着预习时的问题,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对预习时的问题再进行作答。
复习时,要重复进行复习,即使对熟悉的内容也要定期进行复习。但重复复习要有间隔时间,比如,今天学习完了微积分,对于你来说比较有难度,所以复习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你可以明天复习一次, 再间隔两到三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如此进行间隔复习。如果学习的内容比较容易,你就可以隔三四天,两个星期,一个月,如此进行复习。
接下来看看老师该如何应用。老师要安排学生预习,并告知学生在正式学习新内容前,会先对预习的内容进行小测验。
所以上课前,老师可以对预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或小测验,下课前的几分钟还可以对刚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小测验。
总而言之,就是多进行低权重的小测验,比如周考、月考、单元测验等等,不断让学生在测验中检索新旧知识。
很多人都说考试会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但研究确实证明了考试这种学习工具的威力。而且在很多领域,比如医生、心理咨询师、科研人员等等,都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考试就是最有用的学习工具。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启发,我是Erin,感谢您的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