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行走的现场,张文质老师向我们呈现了他2020到2023这三年的个人教育词典,听着他诉说自己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我不禁也在沉思,我的个人关键词是什么,张老师说找到了关键词,也许就找到了自己。
一、回到真实,回到个人
这三年,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对很多人来说似乎又回到了生存时代,这三年我们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有时候一旦有变故,我们连想好好生活下去都成为了一种奢望。人类是命运共同体,这一次的危机,我想会让很多人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们从发展时代到消费时代,那有没有形成对时代的理解和思考呢?我想后疫情时代,很多人都会去重新思考和探索。
张老师说,这个时代很需要一种品质,那就是坚强。在当今时代,坚强便是“理解脚下生存的事实,要有韧劲,该抱怨就抱怨,回到真实。”我们要说自己的话,不要太信赖直觉的话,正因为我们学识不够,所以才要“想得快,说得慢,反复琢磨。”
带着一种本真,一种真实的状态好好生活,好好说话,“始终以一种饱满的激情生活在变化的时代。”
二、打开命运之门
张老师说认识一个人有时候就会打开一扇命运之门,也许命运就会昭然若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人也都这么说。看来认识一个重要的人真的会对自己的生命产生深刻的影响。
以前不能理解校长让我们出去培训的时候,要加不认识的人的微信,现在才领悟到了。所以这次的行走我也加了好多现场的老师,看到她们的朋友圈,的确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知道了教育还可以是这样,让我领略到了不同的生命样态,让我见证了生命的精彩,活力。
这几年,我的生命呈现出的是非常糟糕,丧气的状态。好像一个“怨妇”,经常自怨自艾,我选择了接纳,这是我生命的一种状态之一,有时候该抱怨就要抱怨,这是最真实的我。当然,人不能一直限于这样的境地,不然真的是要糟糕到底了。所以我选择了行走,就是要去改变,张老师说我们尽最大的可能进行自我变革。当觉知到自己这样的状态很不对时,我下定决心要去改变。寻求改变的方式有很多,但我想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内心,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不需要外力的评价,我只做好我自己。
三、儿童的活命哲学
作为教师,要遵循儿童成长的逻辑,回到儿童本位,看到儿童,看见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和儿童交流。
既是教师,也是家长,有时候真的是特别迷茫,我到底想要给孩子什么。在学校,我看到太多学生被逼着,被压着去学习,他们身上的那种无力、无助,我感受得到,但是我能做的太少太少了,有时候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只好尽可能地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想一想,再去做,不会把我自以为好的就强加给学生,成绩差没关系,但是我想看到的是孩子身上向上的进取心,可惜这样的学生现在似乎越来越少了。
“活着”,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孩子们不都在好好地活着吗?但是张老师说活着是要健康地活着,快乐地活着,有意义地活着。作为家长,我再看我自己的孩子,好像不太符合。“皮肤黝黑,牙齿洁白,眼睛明亮,浑身有劲,易于领导,善于合作,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这才是一个儿童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只知道培训班和各种辅导。
这样的双重身份,也许会帮我在孩子身上避开很多误区,如果我足够坚定,足够自信。
梳理着张老师他个人的教育词典,我知道他心系教育,心系儿童,一直在为儿童发声,再反观我自己,这一年已经过去大半,我还没有找到我的“关键词”,此刻,在敲下这段文字后,我觉得我现在要做的是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重新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