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看关于时尚的风格,这个要让您失望了,我看的这篇演讲是毕业于北洋大学的老先生的笔录。
这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国同学会讲的。让我从小觉得一点兴味也无的“理工”两个字,然而这位先生是真的有味道,说出了那些放在我们心里没有认证也不敢认证的隐知识:“风格或味道,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价值观念。”
风格两个字是杨振宁教授译的,taste,并说译得不太恰当,但也不知如何译才更好。
人与人生题目的配合或许就是一种风格,那么
是多少多少年的历史,才产生一点传统;
是多少多少年的传统,才产生一点风格。
在波士顿他所爱的城市,每天在查理斯河报道,他想到的是“柳阴路曲,水波不兴”,而对于休斯敦,台北,北平,他嘴里的北京,是护城河加个盖就是地下铁路,是设计者可以说有伟大的经济眼光,可是我们无以名之,只能说略欠风格。
这个话如果被普通人说出来,就是作,学者而且男性长者说出来,好像就不一样了,连我也会有这种感受。
“当时,好像电报,或许是电话,刚刚发明。报纸声明某月某日,波斯顿与德州通话,自然是当时的头条大新闻。
梭罗冷冷的说:“波士顿与德克萨斯电话接通以后,可说些什么呢?”
是这样的人物,才把历史变成传统,才把传统化为风格。”
是这样的人物,才让我安心人生的荒谬中,其实是可以这样,至少在心里知道是这样。
这样的人何尝内心没有一点孤苦寂寥,然而必须强大,因为要拿人生的真相。
“机器人又叫做人工智慧。我们所需要的除了人工智慧而外,还要有一点真正的智慧——也可以说是风格,也可以说是味道。”
他的风格两个字,其实士人知道是什么了,只是说成风格来听,终究浸润许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