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裔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在其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回忆录《黑色地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迫害者在事后表达的怀疑和不安“不足以使他们加入受害者的行业”。
这句话固然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针对的是那些在集中营中扮演迫害者角色的人,并强调了道德行为和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莱维作为集中营曾经的囚犯、受害者之一,对迫害者天然持有批判和否定态度是毋庸置疑的。
莱维认为,迫害者的行为是出于对权力和控制的无理欲望,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并不会有真正的反思和悔过。基于此,他们所谓的事后怀疑和不安也仅仅只是对于自己行为后果的一种本能反应,而不是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相比言语上的怀疑和不安,受害者更看重的必然是迫害者行为上的改变和实际行动。如果其只在言语上表达悔意,但却没有在行动上做出任何实质上的改变,那么他们的态度就无法得到受害者的谅解。
美国记者埃亚勒.普雷斯近作《脏活:必要工作的道德伤害》无疑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全书以佛罗里达州戴德惩教所受虐待致死的精神病患者雷尼的案例以及在屠宰场“宰杀车间”工作的非裔与拉美裔廉价劳工的遭遇展开,深刻揭示了美国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令人不快的“脏活”现象及其背后可能涉及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及调研展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性与可能性,激发了读者对于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立志成为法医心理学家的哈丽特是一名受雇于佛罗里达州戴德惩教所的精神健康顾问,这一职位在设立之初,旨在帮助狱方更好地应对囚犯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大程度保障其身心健康,促进改造效果,提高社会安全性。
但现实往往适得其反,对于时不时需要应对各种令人不快的突发状况的中年女性哈丽特而言,每小时12美元的微薄薪资虽不足以支撑家用,但面对两个孩子年幼、丈夫失业在家的窘境,尤其在当时社会经济极度不景气的状况下,只能每天战战兢兢工作,以求不被解雇。
在惩教所,精神病患者被看守各种虐待、歧视、挨饿是家常便饭,尽管时不时有患者在哈丽特对其治疗过程中也会吐露自己或同伴被虐待的各种细节,并展示身体受伤害部位;尽管哈丽特出于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良知不允许她漠视这种不公平现象在其眼皮底下愈演愈烈,但现实却让她无比清醒,她希望有人能够揭露这一丑恶现象,但却不得不为了碎银几两,违心告诉自己不能做这个出头鸟。
试想,一名精神病患者要如何在四尺见方的浴室躲开80多摄氏度的开水向其汹涌而来的喷射?雷尼不是唯一一个在浴室以喷射开水的手段被蓄意谋杀的精神病患者,却是第一个因全身烫伤面积高达90%而死的患者,窥一斑而见全豹,美国监狱系统对人命的态度冷漠如斯。
在精神病患者雷尼被看守恶意谋杀后,监狱内部由此引发的骚动很快被狱方弹压,仿佛一场春梦了无痕,哈丽特的内心虽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道德拷问,但却依旧无力改变现状,甚至当地检方给出的结论都是“没有证据显示惩教人员严重无视雷尼的健康”,由此草草结案,徒留一声叹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