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文祭兄弟
《祭乌江十五兄文》-中唐·白居易
维贞元十五年七月七日,从祖弟居易,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故乌江主簿十五兄之灵。
呜呼!贞元十五年七月初七日,我作为同一个曾祖父的弟弟,在此很严肃地用清酒素菜来祭奠十五哥,恭恭敬敬祭奠前乌江主簿的在天之灵。
《易》云:“积善之家,必有馀庆。”《书》曰:“非天夭人,人中绝命。”则冉牛斯疾,颜回不幸,何缪舛之若斯,谅圣贤之同病。
《易经》有云:积善的家庭,一定有福气。《尚书》也说:并非是天要人过早夭亡,而是人间自有定寿。然而,孔子认为德行第一的高徒冉牛得病早逝,高徒颜回不幸早亡,为何他们都命运这样坎坷,恐怕圣贤都有同样的遭遇。
惟兄之生,生而不辰,孩失其怙,幼丧所亲,旁无兄弟,藐然一身,自强自立,以致成人。
对于我十五哥的出生,出生就不是时候,孩提时就失去了父母,幼年又丧失亲人,没有兄弟扶持,孑然一身,但是他自强自立,还是长大成人了。
荩以孤子靡托,孝友弥敦,自居易与兄,及高九、行简,虽从祖之昆弟,甚同气之天伦,故虽百里信宿之别,曷常不恻然而悲辛?
十五哥忠诚地把孤子托付给我们,他的朋友也都非常敦厚老实,自我和十五哥、到高九和白行简,虽然都不过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兄弟,但是我们亲如兄弟一家人。所以哪怕远隔百里,寄信两三天才能到,但是听到十五哥的消息,我们也都夜不能寐,悲伤怆然。
矧终天之永诀,知后期而无因,徒抚膺而陨涕,谅沉痛之难伸。追思乎早岁离阻,各悲零俜;中年集会,共喜长成,同参选于东都,俱署吏于西京,居则共被而寝,出则连骑而行,友于四人,同年成名,优游笑傲,怡怡弟兄,虽不侔八龙三虎,亦自谓当家一时之荣。
况且就这样永诀不相见,并且毫无缘由地没有后会可能,只能徒然抚胸垂泪,想象得到这种沉痛之情无法言表。想当年,大家天各一方,各自独立奋斗倍感孤单,后来等到中年时,终于聚集在一起,并祝贺彼此成长和收获,又共同在东都洛阳参加选调考试。
在西京搬砖的时候,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共睡一床被子。出门时,我们骑着同一匹马,四个兄弟一同游历江湖,笑傲山林村野。我们弟兄其乐融融的样子,虽然比不过东汉时的贾彪家三兄弟杰出,也比不上南北朝时荀家的荀昂等八兄弟优秀,也可以自称白家的当代荣耀。
及兄辞满淮南,薄游江东,居易亦以行迈,忽逆旅而相逢,或酒或歌,宴衎从容,何朝不游,何夕不同?
等到十五哥你淮南任期结束,为官江东,我也因为行动不便,突然旅店相逢,我们饮酒对歌,十分快乐从容观宴达旦,有哪一天早上不同游,有哪一个晚上不同睡呢?
常以兄仁信根于心,孝悌积于躬,谓至行之有答,必景福以来从。呜呼!位始及一命,禄未遇数钟,年又不得四十,而殁于道途之中,郁壮志而不展,结幽愤于无穷。
我常常以为十五哥仁信是根植在内心的,孝悌也是蕴藏在礼貌谦恭里的。我也认为卓越的品行应该会有好的结果,想必将来会有大福报的。唉!我没料到你有这么一劫难,福禄没有享受一点。年龄还不到四十岁,就这么倒在了人生旅途中,郁结的壮志得不到施展,忧结的愤懑简直无穷无尽。
况旧业东洛,先茔北邙,三千里外,身殁陵阳,有妹出嫁,无男主丧。悠悠孤,未办还乡,宣城之西,荒草道傍,旅殡于此,行路悲凉。
况且东都洛阳的旧业,先人坟墓就在北邙山,三千里之外,身死陵阳山,你还有妹妹要出嫁了,没有男人来操办丧事。你孤零零一个人,未办丧事草草回乡,就在宣城西边,在那荒草道路旁,殡丧在那里。行旅之人都感到悲伤凄凉。
秋风萧萧,白日无光,聚今晨之弟侄,对前日之杯觞。稽首再拜,魂兮来享。进三奠而退一恸,孰不神酸而骨伤?哀哉!伏惟尚飨。
秋风萧瑟,白日没有太阳,今天早晨把兄弟子侄聚集在一起,还回顾着前日举杯哭丧的事情。扣头再祭拜你,魂魄请来分享。三次祭奠连着一次恸哭,哪个不神情酸楚又骨头毁伤呢?哀痛啊!伏在地上希望您好好享用供品。
文言:白居易
白话翻译:黄思明╯□╰
来自网络Ⅱ如侵立删2.人生有悲喜
开篇,我们就很容易知道本篇写于799年,白居易时年28岁,离他高中进士还有一年之差,正是文风才华巅峰之时。
另外,文中提到白行简,那是白居易的弟弟,比白居易小4岁,805年高中进士时年30岁。他也是中唐文学家和诗人。
这里白居易的十五哥,在淮南郡乌江县任主簿一职,乌江大致在今天安徽和县乌江镇。时年白居易居住在在宣歙地区(今安徽江苏交界部分地区)的叔叔白季康家,距离淮南也就一二百里路途。
这篇祭文写于夏秋之交,应该是刚刚在宣城参加了宣歙观察使崔衍举行的乡贡考试不久,正当意气风发之时,骤然听到不到四十岁的十五哥英年早逝,这才匆忙赶往乌江参加葬礼。
这是葬礼时的一篇祭文,读来难免悲怆凄凉又泣涕涟涟,行文流畅,感情充沛,回顾兄弟四人在西京时的快乐岁月,对比当下的孑然离世,更增加了几分凄凉之感。
正所谓一喜一悲,这个世界从来不让人长居一种状态,刚刚得到考官大人的推荐和称赞,虽然可喜,但是这接下来的一悲足以击溃白居易的心理防线。
高九这个兄弟,我没找到他的任何信息,不知道怎么样,我就不作介绍。但是白行简这个弟弟也是死在了白居易身前,作为四人当中的两个人,都是白居易送走的,白居易也是够悲催的。
来自抖音Ⅱ如侵立删3.投桃必报李
最后,我说说白居易的一个投桃报李的小故事。此祭文该是白居易从叔叔白季康家,前往十五哥乌江处所写。这时,叔叔白季康已经有一个儿子白敏中,此时有7岁了。
叔父收留白居易整整一年,直到把白居易送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投桃报李,白居易高中后,就把从弟白敏中带到京城学习,这白敏中一下子从乡下学校跑到首都去学习。在白居易的爱护督促下,22年后,白敏中也高中进士,时年31岁,比他哥白居易高中时大两岁。
所以,这白居易三兄弟真不是盖的,白居易29岁高中,弟弟白行简30岁高中进士,从弟白敏中31岁高中进士。一门三进士,可不比他文中的“八龙三虎”差多少。
并且,白敏中文采风流也是闻名遐迩。公元842年,唐武宗突然怀念白居易,决定要重要71岁的白居易,可是老白同志牙齿掉光,走路都困难,哪里又能上京城为官呢?
再说,白居易写诗《不致仕》讽刺的就是七十岁还不辞官的老家伙,你把71岁的老白召唤去京城做官,你不是打他脸么?
还是宰相李德裕深明老白的意思,立刻向皇帝劝谏道:“皇上,白居易年迈多病,您就别折腾他啦,他也一定不会来,不如重要他堂弟白敏中,他的才华能力一点都不比白居易低啊!”
就这样,白敏中得以回到京城当上中书舍人。四年后,唐宣宗继位,立刻把白敏中提拔为大唐宰相。白敏中在五年之内,历经十三次升迁,由员外郎官至宰相。这其中白居易的功劳可不小哇!皇帝可真是爱屋及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