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任务非常多,可以说八小时排的满满的,我不想把自己累坏,所以一直在告诉自己健康第一,健康第一。
大脑这个司令部往往会因为任务的多而给身体安排更多的应激反应,而身体是一个综合体,如果某一个部位工作太累了,会影响全局,拉低整体的健康水平。我想了很多忙里偷闲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一边工作一边运动。双脚不停的打着拍子,用脚的动作来减轻大脑的压力。这也是一种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第二个方法:多喝水。喝水即能增强代谢功能,又能趁机做小小的调整。或者来一杯咖啡,既暖心又暖身。
说起“忙里偷闲”的来历,和一位大诗人相关。北宋时黄庭坚《和答赵令同前韵》:“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忙里偷闲”
黄庭坚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于1067年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起初,他仕途顺畅,但哲宗亲政之后,推行新法,黄庭坚被人诋毁,遭到贬黜,被降职到偏远的黔州。
黄庭坚的亲友都为他的前途担忧,而他自己却毫不在意,依旧躺上床便酣然大睡。后来,黄庭坚得罪了赵挺之,赵挺之便在皇帝面前进谗言,黄庭坚又以诗中“幸灾谤国”的罪名被流放到宜州。
在宜州,黄庭坚住在一所破败不堪的小房子里,旁人都觉得难以忍受,可是黄庭坚依旧坦然,后来他索性搬到边防驻军的小瞭望楼上去了。黄庭坚为人淡泊名利,性情耿介,虽然在政治斗争的疾风骤雨中几经沉浮,但他始终以洒脱平静的心态面对荣辱得失。
黄庭坚在《和答赵令同前韵》写到:“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紫燕黄鹂驱日月,朱樱红杏落条枚。诗成稍觉嘉宾集,饮少先愁急板催。亲遣小童锄草径,鸣驺早晚出城来。”诗歌写出了诗人在一段难得的闲暇时光中对生活的美好感受,清脆悦耳的鸟鸣、柔美葱茏的树枝构成眼前美好的景致;作诗、饮酒让诗人“忙里偷闲”尽情享受,怡情悦性。
其他古人也动过忙里偷闲的心思。北宋·梅尧臣《和公仪龙图戏勉》诗:“岂意来嘲饭颗句,忙中唯此是偷闲。”
宋・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里有“您会云雨的闹中取静,我寄音书的忙里偷闲。”
当代作家朱光潜说:“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你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
忙忙叨叨,对周围的人也是一种烦扰。会增加紧张的气氛。引起各种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抑郁症,甚至有时候会跟人吵架。
也会出现身体问题,比如心情烦躁、焦虑、紧张的时候,很容易伴随心慌、心悸、胸闷、憋气、出汗、手抖等一系列躯体反应,严重的时候也可能会造成冠心病等不良后果。
可能会引起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效率下降等,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社会功能,甚至让自己工作失利、事业受到损害。 录 诗仙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的几句话,朋友们共勉。
对客小垂手,
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
主人情未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