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到学校的参赛通知,到今天一切落下帷幕,前后一月有余。
而今回想一下,最煎熬的有三个阶段:一是苦苦构思育人故事和带班方略的时候;二是育人故事被多人“判定”不够“主旋律”和“正能量”的时候;三是班会课好不容易被挤牙膏一样备出来了,磨课却遇到种种不如意。
最欣喜的经历有:
当在为育人故事的方向性问题纠结不已时,得到了刘恩樵老师特别的认可和鼓励。
虽然以0.7分之差与第一失之交臂,但在总结大会上,居然得到了主评委王祯老师的点名表扬,更让我意外且感动的是,会后王老师还专门走到我身边给我了特别的叮嘱。
上班会课时,热情、积极参与课堂的孩子们,以及坐在评委席后面的学校“后援团”的同事们,给我带来了信心和勇气,让我最担心的班会课,上出了我个人最好的水平。
需要感谢的人当然更多:一心希望我拿第一的贺校,在我有各种畏难情绪的时候给我提供了各种帮助和支持;和我尺码相同的何宗科老师,在刚刚结束了自己疲于应对的各种工作时就连着帮我磨了三节课;已是省能手的刘汉梅老师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且把自己的参赛经验及参赛资料一一分享给我,赛前帮我看稿、磨课,赛时帮我听课、打气……还有在十一中的王才舅和小妹,在我比赛当天为我忙前跑后;因参加思政课比赛和我始终相伴相陪的小郑、德育处的高主任、办公室的杨主任、我们班的数学老师罗老师、吴校、边校……
这一路走来,得到的各种善意、收获的各种成长,远远超过这张证书的含金量。
还要补充一下,我是十三号,此记方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