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次来上海都太过匆忙,早上来、晚上归,并未留有多少逗留的时间。这次有一天的时间可以去闹市看一看。似乎早有期待来上海感知些什么,然后记录点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与上次去北京相比,内心少了一些躁动和痴迷。上次去北京,确实有太多人文情怀的去处,而且是自己一个人行走探索,会有一种自带冲动的情愫在里面。这次来上海,与研究生室友约好了一同吃喝作陪,线路也都已规划好,不用操心,散漫行走,走到哪是哪,而且一路更多的是交谈,谈学生时代的记忆,谈圈子近况,谈未来规划,所以很自然注意力没有聚焦到上海这座城的气息上。
同学问,想去哪里玩?
我说去一些具有人文气息的地方吧~
同学说在上海有人文气息的地方也只有大学校园了,复旦、同济值得一游。鉴于上次游北大的失落,这次对于游大学校园也并没有怀多少期待。可能同学仍在校园体制内吧,她还能够欣赏校园独特的美。而对于我而言,这次围绕校园周边晃荡却是无感的,觉得真的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不是距离远近问题,而是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毕竟这不是你的母校,这里没有你一丁点的记忆,说白了,也就是我与复旦、同济之间并没有建立独一无二的联系,对我而言,它仅仅是千千万万高校中的其中一所,只是它刚好牛逼而已。但它的牛逼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它牛逼它的牛逼,我无感我的无感。想想关系也是简单,两条分明的平行线。
我在想是不是我变得世俗了?怎么就不能把校园的美沉浸下来?这种无感是不是有点近乎冷漠,没有温度?怎么就不能积极地去建立与万物之间的链接呢?也是在游校园的过程中,我突然说道,如果问我是否还想回到学校当一名学生,我肯定是不愿意的。同学问为什么,我一时说不上来,也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但答案却很坚定,不愿意。同学说可能是财务上的自由允许自己突破很多边界吧。我不确定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因素在里面,但当时我头脑中显然是有一个原因,只是未来得及时梳理表达出来,那就是学生时代的整体记忆是不美好的,那时的自己是令自己生厌但又无力改变的自己。那时,我是好学生,只不过是老师眼中的罢了。那时,我很勤奋,只不过是功利的奴隶罢了。那时,我很规矩,只不过是自我戴上枷锁,自我套牢的规矩。所以,那时的我是丢了灵魂的,我不喜欢。而现在的我,至少是会反省生活的日常的,也不说是财务自由了吧,与校园的时间自由相比,谁又能说哪个更难得呢?之所以不想重回校园,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抑或是现在我真正找到了那个我吧。挣脱不易,就是再也不想参与校园的纷争。
因同学在读博期才刚步入恋爱天堂,也就聊起了从恋爱到婚后的微妙情感变化以及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同学说她和男友之间的关系很平淡,没有浪漫,也没有轰轰烈烈,但从她的谈吐之间我可以明显察觉到她的少女之心,毕竟也经历过学生时代的恋爱,可以理解。因为分隔两地,同学和男友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通话,维系感情。不知道在约定的固定时间慢慢靠近时,她的心情是否会变得越来越开心。也不知道她每天是否都有期待那个时刻的到来。这是我体验过的校园爱情应有的小心情。婚后的我似乎很少再有心跳的感觉了,日子已然过成了老夫妻。同学惊讶于我和丈夫之间可以不必每天联系,而我却觉得这是婚后的常态。也不是说不关心彼此,只是默契地不联系,表示安好无恙。
其实,我还挺喜欢现在的状态的,不再把重心放在他身上,不再把全部情感寄托在他身上,也不再把他当成生活的全部。慢慢学会经营属于自己的空间,慢慢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是我这个年纪馈赠于我的礼物。感恩,知足。
当然,也有那么一刻会怀念大学的初恋时光,但或许初恋只有在怀念的时候才显美好。就如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和白玫瑰,娶了白玫瑰,红玫瑰是心头的一颗朱砂痣,白玫瑰是嘴角的饭粒;娶了红玫瑰,白玫瑰是心上的一朵雪莲,红玫瑰是帐前的蚊子血。就是这样,永远无法圆满,总有一些人要过成生活中的饭粒和蚊子血,也总有一些人要镌刻在记忆中充当朱砂痣和雪莲。所以,不必计较,很公平。
也谈到生活中的种种无奈,要懂得自我排解,自我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同学说的很对,之前还是太关注外部对自己的肯定了,一旦向外求不得肯定,整个人的无意义感就会开始滋生蔓延,自我否定,自我价值实现求而无门的失落会一股脑地涌来。所以,真的要学会慢慢地向内求解,多拷问自己的内心,多与自己对话交流,向内肯定自己。今天偶然看到周国平写过的一句话,深感认同: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是安顿自己。是的,我也越发地感觉到好的有温度的文字一开始确实是以自我诉求为出发点的,是为了安顿自己的灵魂的,只是刚好那么好能够影响世界。我很庆幸,自己喜欢写点东西,单纯地出发点也是为了温暖自己,当然如果能够影响世界当然更好。
所以,总结一句话,生活也很倔,你不能和她拧着来,需要顺着点她,与她和平相处,相信她也会含情脉脉地望着你,守候你的。
同学说,喜欢在上海生活,上海很简单,很秩序化。当然,没有在上海生活过,我是没有直观感受的,对于上海,仍就只是保有外界预先植入的概念和偏见:国际化金融大都市、繁华与欲望、摩登与前卫。也许吧,在一个城市生活久了,我们都会默默地捍卫这个城市的荣誉,就好比现在在杭州生活久了,我就觉得杭州是好的,怎么样都好。之前在赣州、大连也待过一段时间,也会在谈及的时候自发地捍卫这些城市的光芒。
哈,又见上海,多了些思考……从这点来看,上海,是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