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人物
《萧红传》7:爱应利落尽兴,那个已读不回的人就算了吧

《萧红传》7:爱应利落尽兴,那个已读不回的人就算了吧

作者: 幺幺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6-01 15:48 被阅读0次

回顾
约好的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们继续来读《萧红传》
昨天我们已经读到萧红和萧军离开青岛去了上海,在上海的鲁迅先生是他们生活的唯一光亮。
也许他们与鲁迅先生是有缘分的,鲁迅先生对两人也是百般照顾,生活似乎要顺风顺水,但是感情却出现了危机,萧红的故事还在继续,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幺幺读书

1、好人品方才能有好人情

在上海因为有鲁迅先生的照顾,萧红的小说《小六》发表在半月刊《太白》杂志上,虽经鲁迅先生之手托付给杂志主编陈望道,但陈望道说萧红的文章确实写得好,也说,这些都不是客气话。

不久,萧军的作品也陆续发表。

自《小六》发表之后,萧红信心大增,昔日在哈尔滨的荣光仿佛在上海也逐渐可以看到了。

而后,萧红便开始了“商市街”系列散文的创作,同年5月15日完成。

6月1日,在上海左翼作家核心杂志《文学》第四卷第六号上发表了散文《饿》。在上海文坛,《文学》杂志的地位举足轻重,也几乎成为读者心中衡量作家水准和知名度的一个标准。

对于陌生的年轻作者来讲,要想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除了写作才华之外还需要有声望的名作家来推荐,推荐的时候也必须为杂志撰稿一篇。

因此,萧红发表《饿》的时候,大约鲁迅先生为她替杂志作了文章赔了一个人情,中国人素来是讲究“人情”的,这也并非俗套,大抵,好人品的人方才能有好的“人情”吧。

这一年,鲁迅先生创立了“奴隶社”。奴隶社的宗旨是宣传左翼文化思想,便出现了“奴隶丛书”,这一系列先后出版了三册,第一册是叶紫的《丰收》,第二册是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为了避开国民党检察机关的注意,萧军的署名是田军。

萧红的《麦场》却一直未能出版。


幺幺读书

2、爱情是自私的

世相迷离,唯爱纯真。

凡世间情,皆有光明一面和黑暗一面,走的奇巧也能与那人安顺到老。但多数时候,清纯少女也因它变成怨毒妇人,而男子之磊落也不是常有的,即便是有,也不能贪图它长久。

爱与不爱,理应利落并且尽兴,该放手的时候也不可执着,但更多时候,执迷结果的人太多。

1936年春,在哈尔滨时,萧军很是喜欢的陈涓回到了上海,她本是上海人,回来是看望父母得知萧红和萧军也在上海,想着自己已为人妻、为人母,想着萧军念及这些必不当从前也就欣然前往了。

不想,一别三年,萧军再见陈涓,喜悦尤盛。依照萧军的性子,喜欢就是喜欢,断不愿藏着掖着,因此,之后萧军常常私见陈涓。

其实这些萧红都是知道的,否则也不会有萧红那组题为《苦杯》的诗了,当中,有这样的诗句:

带着颜色的情诗,
一只一只是写给她的,
像三年前写给我的一样,
也许情诗再过三年他又写给另一个姑娘

萧红在对萧军的爱中,被动、怯懦、自怨自艾,他是天性自由、放荡不羁,她是空城枯守,不知利弊,也是她爱的太深了,爱的不安、无措,一味地委曲求全,但是这些对于护持爱情是意义不大的。

那段时间,萧红常常陷入不知不觉的恍惚里,要如何与萧军走下去呢?她是一个不擅长与人相爱的女子。

初夏时候,鲁迅先生病重,对于作家来讲,环境、心情对于写作至关重要,再加上与萧军的关系,萧红已无心写作,长日无事,萧红便总去鲁迅先生处照看他。

这是它去鲁迅先生处的初衷。


幺幺读书

3、上海文坛,一片哀伤

1936年7月15日,萧红决定去日本散心,鲁迅先生在家中设宴为萧红饯行,许广平亲自下厨制撰。

萧军则想去青岛,二人可借此时机分别冷静,虽看过去也是好有默契,但各自初衷大抵是不同的吧。

海上,她漂流了两天两夜,那两个夜晚仿佛比两年还要漫长,好像她对萧军的原谅是可以没有原则、没有节制、没有底线的。

在日本萧红也未能如愿见到张秀珂,令萧红异常失落,在日本清净孤独的生活里,唯有写作可以给她带来慰藉。

在日期间,萧红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商市街》出版后替萧红收获不少口碑。有时想想,值得萧红高兴的也就只有写作上的成果。

除了写作,他给萧军不间断地写着信,得到的回信也远不如预期的多。赴日期间,她竟一封信也不曾给鲁迅先生写过,这件事成了她心中一根永远无法拔掉的刺,令她遗憾终身。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便猝然离世,终年五十四岁。是在鲁迅先生去世三日之后,萧红才得到确切消息,当下,萧红心中悲痛,难以形容。

鲁迅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报刊邀约萧红撰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可是当真与之亲密的人,又哪能在这样的时刻井下心思写所谓追忆一类的文章呢。

关于鲁迅先生,萧红能写的,也就只是心中与萧军倾吐几句罢了。

她说,“昨夜,我是不能不哭了,我看到一张中国报纸上清清楚楚地登着他的照片,而且是那么痛苦的一刻。可惜我的哭声不能和你们的哭声混在一道。现在他已经离开我们五天了,不知现在睡到哪里去了?......”

也不知是谁的意思,或只是萧军的意思?这封信竟被刊登在了半月刊《中流》杂志纪念鲁迅先生的专号之上,被加上一个名为《海外的悲悼》标题。

上海文坛,一片哀伤。


幺幺读书

4、旅日结束

上海那一头,萧军等人开始奔走印厂,替许广平取送鲁迅先生的作品《且介亭杂文》1、2、3集的校样。萧军是在10月13日返回上海的,那时鲁迅先生还在。

萧军特地带上了自己新出版的小说集《江上》和萧红的散文集《商市街》及礼物前去看望。

11月,萧红出版了散文与短篇小说作品集《桥》,这个月,萧红收到了萧军发表的几个小说。在萧军的短篇小说《为了爱的缘故》里,萧红重又看见了自己与萧军昔年在哈尔滨的生活琐细。

贫困但是快乐。

人终究是要改变的,那些或纯真或愚蠢的执着,不被岁月荼毒,也要被那摧枯拉朽的情欲掩埋。

期间,一度有回国念头的萧红终于是熬过蚀心之痛,将萧军往身后放了放,直到1937年1月,萧红方才结束自己长达半年的旅日生活。

1937年1月13日,萧红抵达上海汇山码头,在为她接风洗尘的席上萧红豪饮与以往那个小女子似乎别有两种姿容,越发有一种超越男子的磊落之气。

萧军看她,竟已不似往日那般可一眼看到深处了。


幺幺读书

结语

在上海的萧红因为有鲁迅先生的照顾在当时上海地位举足轻重的《文学》杂志发表了散文。

但是陈涓的再次出现让两人陷入情感危机,她对于萧军的原谅似乎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萧红去日本散心归来却也变得与以往那个小女子不同了,回国的萧红又会选择如何与萧军走下去呢?

我知道明天我们还会再见面哦。

相关文章

  • 《萧红传》7:爱应利落尽兴,那个已读不回的人就算了吧

    回顾约好的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们继续来读《萧红传》昨天我们已经读到萧红和萧军离开青岛去了上海,在上海的鲁迅先生是...

  • 不回应你的人,就算了吧

    人与人之间,有时候,当你很在乎一个人,对他示好,那个人在接收到你的善意过后,往往也会给予你一些回应,和你有来有往。...

  • 不回信息的人就算了吧

    不回信息, 不要以为人家单纯只是忘了, 即使忘了二十四小时以内总该记起来回复一下吧! 偶尔一次还好, 如果三番四次...

  • 《萧红传》8:爱便爱,不爱便走开是最大的渣男语录

    回顾约好的今天我们又见面了,我们将继续共读《萧红传》昨天我们已经了解到从日本散心归来的萧红不似旧时那个矜弱的女子,...

  • 寂寞的歌

    读萧红《呼兰河传》 看完萧红的《呼兰河传》,总觉得应该写些什么。这本书真的是看了很久很久。萧红的文章,看来让人寂寞...

  • 童年是一首歌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萧红是著名的女作家萧红写的童年往事。 20世纪20...

  • 读萧红小说有感

    读萧红小说有感—— 萧红小说是以前看的,都是因为比较出彩,终究还是会有一点感悟的。 萧红的《呼兰河传》...

  • 已读不回

    信息栏安静好多天 期盼又落空 没有谁看不到 点开又忽略掉 因为他更重要 渐渐等到城市睡了 你被谁紧抱 被遗忘那些年...

  • 已读,不回

    如果你把你人生的不顺利、不幸福、不成功归咎于我不好看。所以你想通过整容成为人生赢家,这已经不是一个人生赢家的心态了...

  • 已读不回?

    最近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说着什么“不回复就是最好的回复。”或者“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不回消息就是你没有其他人其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萧红传》7:爱应利落尽兴,那个已读不回的人就算了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tm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