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写的东西,别人都知道!”这是好多人刚开始写作时的真实困扰。
你有没有想过:“写作者是带给读者新的思想吗?世界上有那么多新的思想吗?”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个人认为自己总能写出别人不知道的新东西,是一种盲目的傲慢。
其实,写作者是用不同的故事和案例反复强调那些别人都知道的道理。
01. 强调别人都懂的道理有用?
对大部分人来说,真正难的不是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道理,而是做到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写作者有义务找出有趣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带着读者一遍又一遍地体悟那些道理,不用自己去发明什么新的。
你写的别人都知道又如何?
《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还不是反反复复地讲,金庸的武侠故事还不是一部又一部地翻拍!
读者并不介意把自己知道的道理重温一遍,人们不喜欢的是简单重复,以及没有新意的讲述方式。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不知道你所知道的,知识分享就是把我们知道并且相信的东西告诉别人。
写作者的工作,就是通过大量阅读找到那些生动的故事,然后组合上被验证过的道理,并变成内容。
02. 如何讲好别人都懂的道理?
法国作家马斯特·普鲁斯特说过:“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发现新的风景,而在于采用新的视角。”
是啊,这世界上的好多发现,不过是换个视角罢了。
TED有一个演讲《伟大领袖如何激励》,来自于西蒙·斯涅克。
在这篇演讲里,他主要举了三个例子,全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分别是乔布斯如何销售苹果产品、莱特兄弟怎么发明飞机、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
当西蒙·斯涅克用一种全新的角度讲述这三个故事,来论证“黄金圈”理论的时候,你还是会被他深深地打动。
这种思维模式,不但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写作方法:
不要重新发明一遍“轮子”,把已经有的素材和自己的想法做一个对接,就能创造出很好的内容。
如果认真审视一下,你会发现无论报纸、杂志上的专栏,还是新媒体公众号上的文章,都是先把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先讲一下,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哪怕讲述一个普通人如何成功,拥有了幸福生活,也是一样的道理。
从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到现在的网络热文,只是换了情节和人物,故事的基本模型都是一样的,基本都符合坎贝尔的“英雄之旅”模式。
03. 写在最后
你还在认为自己写的东西别人都知道?
大可不必。
不妨尝试着放松心态,把已有的素材和自己的想法做一个对接,再进行重新组合。
相信我,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飞哥聊写作
飞哥聊写作--写作的加油站,读者的俱乐部,日更的打卡地
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请点击关注,欢迎收藏、评论、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