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咋评论历史人物

咋评论历史人物

作者: 二郎神殿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10:50 被阅读0次

    任务群五篇章2

    自古以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闻名天下的伟人,总是备受争议。我们在很多官方的古籍中很难全面去评判一个历史伟人的道德与否,正确与否,一方面是因为官方古籍对人对事的描述和评判,常常带有维护当朝统治的思想引导,通常符合君主和百姓的思想观念,广受认可。但这看似被公认的形象,真的就是历史上那位客观的伟人本身吗?

    《完璧归赵》的典故可谓是妇孺皆知,从小时候听奶奶讲故事到在学校听老师讲课,每当有人向我提及这个故事,无一不在尾声加上一句“啊,相如之智勇实在无人能及!”我一直相信如此,直到我发现了这事情中的蹊跷。当我们去辩论的时候,证据通常都是对我们自己的观点有利,进而排他。当我们去介绍一位伟人的时候,我们首先一定是去说他的伟大,再者才是谈论其不足,而有没有对后者的讨论还真不一定。我们很多时候会简单粗暴的“对事不对人”,抛开了当时的时事背景。我认为,背景不仅仅是这个伟人他所处的这个国度这个年代,更应被重视的,应该是与他同阶层同地位的士人。简单来说,如果让我去评价一位历史人物,那么我可能会在脑子里构思出一个排行榜,这个排行榜类似于游戏人物的各个参考值,类似谋略、口才、勇气、洞察力等,让每个历史人物相互比对。

    这里我就尝试着运用与类似人物的对比来进行评价。

    就蔺相如此人而言,有关他的典故也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除此之外,他就没有为赵国做太大的贡献了。众所周知,蔺相如立功之后做了上卿而上卿就是赵国的相,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去比对一下别国的相,比如说,让秦国跻身变成超级大国的商鞅。商鞅变法是死心塌地的,他坚信自己的想法能强国,而且这想法是深思熟虑后制定出来的一揽子计划。尽管他个人上含冤而死,但只要有后人召回他的灵魂,他必定泪如雨下,他感动啊,这空前的生产力解放带来的繁荣,就是他商鞅的功。商鞅的确是名副其实能够改变历史的伟大政治家。而蔺相如呢,如果用他的智谋也制定出同样的伟大蓝图,不拿出来,那就是汲汲于功名而并非爱国;如果他不能制定出来,而空坐相位,那就是误国。倒是当时张仪,这个魏国贵族,看透了时局,游说诸国,让大家都跟着实力最强的赵国走。因此,我们从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能看出来的应当是他口才好,外交手段强硬,是不折不扣的外交官之首,但要论实干不实干,是否能深谋远虑,我就不敢恭维了。

    此外,从完璧归赵的一处细节上,我发现了蔺相如自我矛盾的蹊跷。

    首先经过分析不难发现,赵国需要的是避免战争,保全和氏璧。而蔺相如毛遂自荐,愿意冒死承担使者之任,他能当面羞辱秦王,喝退左右,以性命博取个人功名和赵国利益,全然因为他断定,秦虽有吞赵之心,却暂无动兵之意,是时,秦忙于与齐楚交战,并不想,也没精力与赵国翻脸,毕竟与赵国交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既然如此,蔺相如先以碎璧吓秦王而偷运回璧,用曲直的话来讲就是赵曲秦直,本来就畏秦的赵反倒更激怒了秦王,那为何不在最先就直接拒绝呢,反正蔺相如已经知道了秦无法立即攻赵,也不会因一璧之故大动干戈。这样看,蔺相如出使无非就是自入虎穴同时又够胆闯出来,赤裸裸的挑衅。

    目的何在?汲汲于功名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咋评论历史人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ogsctx.html